東亞各國在金融海嘯中的經濟活動

2009-04-11 12:29:0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泰國擔任東道主的東亞高階層會議和連串區域經濟整合活動,4月10日起在觀光勝地芭堤雅分別展開。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10國,加上中國、印度、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等亞太主要新興國家領袖,都將躬與盛會,並分別主持和區域經濟有重要關聯的雙邊或多邊接觸。在多天會議活動期間,除了東盟年度高階層會,還有包含透過擴大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發展貿易、吸引外資、如何使用根據清邁協議設立的外匯儲備基金1200億美元等議題。

又由於20國集團(G20)高階層層會甫於上星期落幕,東亞各國可據以提出更大膽的振興方案,舒緩因金融海嘯所承受的嚴重衝擊,推動化危機為轉機的措施。顯然,這場數易會期、會址的國際經濟接觸,如得不受干擾,順利分頭進行,對於東亞地區會有關鍵性影響。
 
在連串東亞經濟會議與活動前,不僅金融海嘯破壞力量未見底,是危機四伏的情勢。世界銀行適發表半年報告,預測東亞的開發中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呈現下修的趨勢。雖仍有成長,若不包括中國,區域成長率僅1.2%,比中東、北非、南亞等地區還要落後。

世銀乃強調,亞洲近幾年的快速成長可能已成為過去式。即使全球需求恢復,亞洲外向型的經濟中期內也不太可能再享有過去10年的常景,因為已開發國家會記取教訓,試著節衣縮食。世銀於是建議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等,以提振內需為主,並透過創新帶動成長,而非模仿。我們之所以在東亞經濟關鍵性活動期間,引介這段可能已為與會領袖知悉的資訊,意在懇請區域內決策人士,念茲在茲,時相惕勵,莫錯過了提振經濟的時機。
 
東盟本屆年度高階層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將注焦於對擬議中的區域緊急儲備基金1200億美元,達成擴大換匯規模的共識,以「確保區域市場穩定並促進市場信心」。這項根據「清邁協議」而布建的換匯基金,2008年尚提議為800億美元。但鑑於金融海嘯重創了亞洲在歐、美的主要貿易夥伴,若將來國際經濟進一步惡化時,東盟貨幣得有更安全支撐的「緩衝墊」,免於重蹈金融危機的覆轍。

而南韓、日本、中國慨允出資80%,東盟10國只要湊足剩下的20%。相信此有利支撐亞洲貨幣的議案可予敲定;另方面也是「東盟憲章」付諸實施以來最具實質意義的議案,對於東盟單一經濟區建立更有效的共同體、強化地區恢復力、增加成員國的向心力,都將產生正面的啟導作用。
 
芭堤雅連串經濟活動中,另一個最引人矚目的項目,是東盟和中國領導人簽署「東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的投資協議。雙方完成這項簽署,象徵東盟加一自貿區於2010年建成,已經指日可待。而此一區域經濟整合能夠按部就班趨於成功,是雙方「推心置腹」的典型。由2002年11月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起,經歷2004年簽「貨物貿易協議」、2007年簽署「服務貿易協定」,以至這次「合作協議」順利完成。

進展可謂神速、執行可謂徹底,雙方貿易成長強勁、互蒙其利的程度明顯,到合作達投資面,足可向世人表示,西方推動自由貿易數十年,無論其為全球性或區域性的經濟整合組織,還沒有一處足與東盟加一自由貿易區的進程相比的。稱其為自由貿易區的模範,誰說不宜。
 
緊接在東盟加一自貿區後,正在醞釀中的還有由「東盟──中、日、韓10+3自由貿易區」延伸的「東盟10+6」並易名為「東亞峰會」的區域經濟整合。在這次芭堤雅經貿活動中,照例將有接觸,但加入印度、懊、紐後,更趨複雜,能不能向前推動難以逆料。總之,這次在金融海嘯期間的東亞國家集會,得來不易,深盼各方珍惜。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