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多端的北韓從未停止導彈發展

2009-04-15 11:35: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韓官方電視台播出片段,顯示金正日出席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的第1次會議,獲與會人士鼓掌歡迎。其後金正日獲推舉連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這是金正日自去年被傳中風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
 
北韓一向奉「先軍政治」為治國原則,國防委員會是國政中樞,有權任命和罷免軍隊幹部,還可下達戰時狀態和動員令,是國家權力最大的機關。金正日自1993年4月起,已出任4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這個訊息,說明北韓領導權並未動搖,金正日依然手握重權,以不變應萬變。
 
由此令人連想到北韓於本月5日宣布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並已進入軌道。但北美防空司令部卻在簡報中說,北韓發射的是1枚導彈,其3級助推火箭及有效載荷均墜海;於是當日,正在捷克訪問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稱,北韓發射的是大浦洞2型導彈,這個行動「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
 
2006年10月,聯合國在北韓進行核試爆以後通過一項制裁決議,禁止北韓進行導彈飛行試驗,但並沒有提到用火箭發射人造衛星的試驗是否在禁止之列。這是聯合國決議的一個漏洞,當一個國家進行導彈飛行試驗,或者利用火箭發射人造衛星的試驗,區別只在兩者載荷不同,導彈載荷的是彈頭,而火箭載荷的是衛星,在兩者之間,外人很難進行區別。
 
其實,不管這次北韓是發射衛星或是進行飛彈試驗,北韓之最終能成為一個擁有導彈及核彈實力的國家,已是必然的發展,任何力量,若不是突然升高壓力,使北韓有所懼怕的話,所有北韓的鄰國,都要作好與一個擁有核子實力國家打交道的準備,否則,屆時會有難以應對之憾了。
 
北韓從上世紀的60年代起便在研發核子,到80年代後半期加速了進度。期間,由北京發動舉行了數輪6方會談,但北韓一面在會談中虛與委蛇,一面秘密研發核武不輟。2006年,北韓首次引爆了核裝置,之後多年以來,一直鍥而不捨地謀求研發遠程飛彈的完善化。顯然,北韓的目的是使導彈和核彈「兩彈合一」,成為在核戰中擁有實戰能力的國家。
 
一旦北韓與鄰國矛盾趨於尖銳化,其手中的核彈是否會成為在東京、首爾、北京城外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那是用不著懷疑的。眼下北韓對美國行之有效的核訛詐,用來對付近在咫尺的東京、首爾、北京,當然同樣具有危急性。
 
北韓在6方會議上,一直讓人覺得它對「無核化」有所承諾,其實,它只是關閉了寧邊核設施,國際卻由此以為6方會談大有成果。真正的情況是,寧邊核設施經長年運轉,早已破舊不堪,又缺乏特殊不鏽鋼核心部件的補充。平壞早已視之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今應國際之要求,將之廢除,乃博得棄核美名,但北韓實際上卻緊緊抱住核子不放。
 
伊拉克的海珊,被美國情報局懷疑其擁有巨大殺傷性武器,結果弄得身亡國滅,至今禍亂未止。相較之下,金正日研發核武,一步一步來,有進有退,往往是進三退一,結果國際社會也同意他是在讓步。北韓由此得以「偷生」,不但生存,核子研發也從來沒有停步,誰更狡滑聰明,由此可見端倪。
 
北韓之擁有核彈,為其國策所在。數十年來此一國策絲毫未變,雖然遇到許多阻難,迂迴曲折,但宗旨始終維持。所以,北韓最後必然會擁有一支能夠用於實戰的導彈部隊。對於北韓的鄰國來說,這有如芒刺在背,遇到危機爆發時,必然令各國領導人徹夜難眠,但卻又無可奈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