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東北亞安定仍須6方會談

2009-04-25 12:26:2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韓因於4月5日發射衛星,遭國際社會群相指責而宣布退出6方會談,並重啟研製核設施之後,國際情勢一片緊張,南韓為了緩和此一危局,建議與北韓當局在開城接觸,展開兩韓的首次會談,原定會議在4月21日舉行,但雙方代表對會議地點不能達成共識,代表接觸只談了短短的22分鐘,即宣告不歡而散。看來兩韓較勁,還要維持一段頗長時間。
 
北韓已下令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撤離。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指出,最近事態發展可說是一種退步,他強調6方會談仍必須恢復,各方通過對話來解決衝突,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了解不安全的根源。他倡議,過去幾年中,由於有北韓、伊朗問題出現,所以應建立和平利用核能的機制,使之不會用於軍用目的。
 
日本方面,唯恐北韓退出6方會談之後會與美國達成雙邊會談。美國則再三向日本承諾暫時不會與北韓舉行雙邊會談。但情勢若長期惡化,出現危機時,就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近期的言談來看,美國在異常必須時,不會排除與北韓直接會談的可能。
 
由於歷史原因,東北亞成為當前世界問題十分敏感,卻無多邊機制以保障安全的危機地區。冷戰時期,世界以意識形態劃線,東北亞地區在韓戰之後迅速形成了以朝鮮半島為核心的大國對峙格局。中國、蘇聯、北韓簽署友好合作條約,組成了「北方三角」,美國、日本和南韓建立了同盟關係,形成「南方三角」,這兩北兩個三角保持了半島力量對比的相對平衡,客觀上避免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但隨著冷戰結束,朝鮮半島再次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特別是北韓核危機的爆發,中止了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半島和解的進程。
 
由於北韓與美國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南北韓融合又出現中斷,緊張情勢不斷上升,俄國與北韓關係已從過去的同盟變成正常國家關係,中國與北韓雖然形式上還存在友好合作條件,但其內涵已發生了質的變化。目前維持著半島安定的只有1953年在板門店簽署的停戰協定。2003年北韓第2次核試引起全球震動之後,在中國斡旋下,有關6國坐下來開始談判,創造了解決北韓核問題的6方會談模式。
 
6方會談已經歷了六輪,雖然在解決北韓核問題上尚未觸及實際的議題,但與先前雙方對立、劍拔弩張的情形相比,已是取得很大的進展了。特別是在去年年中,北韓在棄核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美國也象徵性地為其摘去「支恐帽」,半島向無核化、和平解決爭端邁出了極為艱難的一步。6方會談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大國的權威性,是解決北韓核問題、維護東北亞安全無可替代的唯一機制。
 
所以,6方會談破局,可能由此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核擴散的嚴重後果。因為北韓不只宣布退出6方會談,還聲稱不受以前達成協議的制約,要重新啟動核設施,這就可能引發站於「核門檻」的南韓、日本,均以求自保為由而增加國防預算,甚至啟動核武器計畫,使核問題出現連鎖性效應,引發東北亞地區原有的歷史、領土等問題的爆發,危及各國雙邊關係。東北亞問題也可能波及東南亞、中東等敏感地區,給世界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所以,沒有了6方會談,各國無法獨善其身,是十分危險的。為了世界的和平安定,各國應該認清6方會談之重要性,盡一切努力,採取一切可能措施,使這得來不易的機制得以恢復,從而使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最後能夠實現。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