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能否帶領美國絕處逢生

2009-05-06 09:09:0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他上任100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談感受時說:「我們有好的開端,但這僅是開始。我很高興看到已取得進展,但還未滿意。」他強調目前美國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如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和住房,且在衰退未結束之前,還有更多同樣的人出現。歐巴馬承諾,將堅持不懈,「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需要時間,需要努力,但美國會看到更美好的日子,我們將重建更強大的國家」。
 
雖然,歐巴馬對他努力的成果未感滿意,但人們已看到美國的改變,例如歐巴馬敢於不理會「猶太壓力」,對伊朗釋出善意,與古巴及委內瑞拉踏上和解之途,化解或紓緩了中東「核爆危機」以及「後院失火危機」。美國外交在歐巴馬領導之下已與布希時期大不相同,它已擺脫了故步自封的保守狀態,充滿適應各種局勢的活力。
 
美國選民在「金融海嘯」襲擊下推舉歐巴馬這頭「黑馬」出來領導美國,希望他有帶領美國走出險境的本領,是選民的共同願望。當然,他能否滿足選民的訴求,將決定他連任的機會。美國選民不必擔心不合格的人當選總統,因為他們握住了領導人去留的權力,而這正是美國能不斷進步的原動力!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國在經濟危難時,總會出現1位有能力挽救危局的總統,如30年代大蕭條時選出的總統為羅斯福,當時經濟負增長30%,失業率高達25%,企業倒閉,個人破產,企業家紛紛跳樓自殺,工人職員深受失業之苦,舉國怨聲載道,但當時美國的對手國經濟及政治上處境更劣。美國大蕭條促使納粹黨在德國坐大,甚至當權而發動大戰爭,結果是引發大蕭條的美國戰勝,而受其害的德國慘敗,美國成為2次世界大戰的贏家,並由此奠定美國在國際社會的領導地位。
 
為一般人所忽略的是,美國在驚心動魄的企業倒閉、經濟危難中能夠復甦,正是在大蕭條的廢墟中建立起來,如寶潔浴室用品、露華濃化妝品等相繼崛起,大部分至今仍雄霸市場。
 
70年代後期,美國經濟在「滯脹」中復甦,當時擔任美國總統的是明星出身、曾擔任加州州長的李根,而在此時萌芽的大企業有蓋茨的微軟、喬布斯的蘋果電腦。這似乎顯示美國的特色,在國家經濟危難之際,總能產生有能力帶領美國走出困境的領導人。
 
李根在擔任加州州長時,就力主讓加州經濟有較強的獨立性,以利西部發展,矽谷尖頂工業區便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李根更大的功勞是結束冷戰,以「星球大戰」策略迫使蘇聯解體,等於不流血而戰勝共產主義,強化了美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歐巴馬是否有這種能耐,領導美國走出目前的金融風暴,現在來評論似乎言之過早。但他敢於在外交方面,處處與布希的政策對著幹,證明他是有魄力的,絕不能對之輕視。
 
數月前有俄羅斯論者認為美國會因金融海嘯而爆發內戰,簡直是痴人說夢話。正是美國這種開放的民主國家,不論經濟多麼衰疲,股市暴跌多深,人民多麼不滿,都不會發生政治巨變。反而是美國的對手國,會因經濟問題導致政治巨變。例如俄羅斯的普亭,在油價高漲時野心勃勃,確有恢復帝俄全盛時期與美國一較長短之志,但油價一瀉千里,普亭黯然失色,在國際上已無法發出「最強音」。其他國家如伊朗、委內瑞拉,也都因油價猛瀉而採取低調。
 
歐巴馬之出任總統,不是靠油,而是靠民意。這種由民意決定領導人的制度,使美國在經濟困難之中具有很強的「重生」力量,也是美國能以不變應萬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道理所在。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