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防疫準備將可能損害減至最低

2009-05-11 12:02:1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泰國任東道主召集的東盟衛生部長會議,在曼谷經過兩天綿密磋商,8日已於發布共同聲明後圓滿閉幕。這項以遏阻新流行性感冒為主題的集會,正當新流感確診病例已逾2000案大關,加上因氣候因素可能將南移到南半球繼續傳播,乃使區域聯袂防疫,共同建構作業機制,變得較任何時期重要。而中國、日本、南韓等國衛生首長欣然應邀與會,更將防疫範圍擴大到整個東亞,約20億人納入保護傘下。這樣的陣勢,不僅襯托東亞遇緊急事故有團結一致的精神,也是區域整合可發揮重大力量的範例,令人深感佩慰。
 
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新流感疫情最新通報,全部確診病例已達4300案,罹病死亡的人數也還在繼續增加。雖然這回以美洲為開端的新流感主源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等國,流行高峰期已趨於相對緩和。但傳播的範圍逐漸擴大,隨著交通頻繁快速,亞太地區的紐西蘭、南韓,和香港,都次第出現確診病例。世衛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就以嚴肅口吻警告,可能在秋天反撲的第2波疫情可能極猛烈,捲土重來的新流感病毒株會有何種新變化難以逆料,全世界都不容輕忽。
 
基於「傳染疾病無國界」的常理,面對新流感在美洲地區傳染情況迅速而嚴重,泰國當局立即決定召集這項緊急防疫會議。不僅政策明快,而且把規模擴大到「東盟──中、日、韓10+3」,在規劃上也比以往圓熟。中日韓衛生首長的與會,尤其證明區域整合觀念已告形成,對於東亞發展,無疑是非常可喜的事情。歷來東盟10+3的倡議,幾以經貿發展為主軸,這次因新流感出現而將觸及的範圍擴大,而且短期間就告拍板,顯然在合作精神上又有了發揮,對1個涵蓋了約20億人口、也就是世界總人口約1/3的區域,有這種表現可迅速達成共同目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這次東亞衛生首長會,集會期間雖短,但證明了各國的衛生當局,已有了對重大事件協調一致反應的觀念。經過一番磋商,回到工作崗位上就據以做處理問題的原則。縱使各國的環境和條件並不相同,但共同的方向一致,整個東亞區域內就不會發生政出多門、行動不協調的困擾。所以這次曼谷防新流感之會,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能採具體有效的對策,產生了必然的貢獻。國際上各類型的會議名目繁多,可能發生的影響力各有不同,虛耗了人力物力的國際會議也所在多有。但我們確信,新流感將來的傳染情況固難料,東亞方面已完成了準備,有了作業對策機制。
 
從會議相關消息中,約略可看得出來,由受傳染區域入境的人物可能考慮進行篩檢,這種方式有別於關閉邊境與限制旅行,對經貿影響也有限。日本並宣布,該國將捐出50萬份反濾過性病毒的藥物,以防杜新流感病毒在東亞擴散。同時在共同聲明中,也強調以備不足需要的相關貯藏藥物,務必使其充足;遇到有緊急需要時,區域內各國貯存藥物的靈活調度機制應建立。有了這些準備,至少使區域內居民感覺到安心一些,不致於在新流感撲來時束手無策。
 
亞洲地區近年曾遭遇過非典疫情(SARS)、禽流感等可怕傳染病的侵襲,各類狀況記憶猶新,在心理方面較其他地區相對穩定得多。曼谷部長會後,各國除了會中建立的共識應逐項踐履,對於推動情形相互通報外,也宜發動對人民宣導,要個人先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遇疑似病患就立即送醫治療,是避免新流感造成大流行的不二法門。果能建立起互信,完成防疫準備,縱發生疫情,也何使損害減至最低程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