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周年 檢驗北京重建的問題

2009-05-13 11:31: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時間如飛,中國汶川地震已一周年,對震區以外的人來說,或許時間是最好的醫療師,一年前在電視機前看到舉世罕見的地震慘劇,引發的心靈震撼與極度悲傷,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慢慢撫平,也隨著捐助災區而卸下良心上的重負,有的人因為當下生活的精采,或者對付金融海嘯的艱辛,甚至遺忘了當初的記憶。但是,對於在震中死去親人的災民來講,一年的強忍悲痛,克制思念,忘卻過去的種種努力,都隨著512這一天的來臨,而化為烏有,悲痛再現眼前,思念如潮洶湧,過去刻骨銘心,只要看一下開放憑弔的北川縣城遺址,倒塌學校的廢墟,鮮花與眼淚組成的哀思,足以讓我們再度感受到川震的血、淚、傷、痛,四川災區依然需要來自我們骨肉同胞,來自世界的愛心慰藉。
 
地震是天災,無論是強國還是弱國,都沒有辦法避免地震的侵襲,也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但是,如何救災,如何進行災後重建,如何運用龐大的救災資源,如何總結地震中呈現出來的問題並加以克服,都能反映出1個國家的現代化水準,1個國家的管理效率,1個國家的公民集體道德,1個國家的政治清明程度。川震周年,人們在懷念死者的同時,也重溫中國在當時救災中體現出來的「以民為本」風範,溫家寶在災區的風塵僕僕,胡錦濤率領政治局常委的低頭致哀,軍隊武警的冒死搶救,青年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全國民眾的熱情捐款,都讓人看到中國政治改變的新氣象,中國公民社會的崛起,中國在苦難中不折不撓的民族性格,中國也看到了世界對中國關愛的心,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對立,超越偏見。
 
然而,即刻的救災是剎那間的人性閃光,長期的災後重建才考驗國家與社區的堅韌不拔。沒有人懷疑,中央政府在一年的救災中撥出龐大的財力,數以千億計的人民幣投入災區重建,成果還是相當巨大的,溫家寶的承諾也大部分兌現。但是,不得不指出,中國體制中存在的貪污腐敗現象也出現在這一年的災後重建中,震中被嚴重質疑的學校豆腐渣工程調查也沒有下文,在一周年前,官方公布學生的死亡人數,但是沒有具體的死亡者姓名,志願者和非政府組織的調查遭遇刁難,家長的上訴也被惡意打壓,導致「災區不能說的秘密」到處流傳,災後重建,一方面體現中國威權主義舉國體制的效率,一方面又暴露體制的許多漏洞,再次讓世界感受到中國事情的複雜。
 
當然,政府在四川周年紀念上處處設防,還在於今年正逢「六四」的廿周年紀念,北京擔心地震引發的問題會擴大延燒,變成引爆新社會動盪或者群體示威的導火線,因此採用「維安、維穩」的特殊措施,這是紀念川震一周年的遺憾之處。但是為了對死去者有個交代,對後來者建立警惕,政府還是要對震災引發的所有關鍵問題有深入的調查和公開的答案,讓社會和民眾能夠接納,這也是災後重建的重要一環,無法模糊,也無法繞過。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