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追緝2次大戰殺人凶手

2009-05-16 13:22:1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1名已入美籍的2戰納粹集中營警衛,因被指對殺害2萬9000名猶太人負有罪責,於12日從美國克利夫蘭引渡到德國慕尼黑受審。這名已89歲的嫌犯丹亞恩尤克身體狀況若證明宜於受審,將被押上法庭審判,否則也將死在附設於監獄的醫院。
 
丹亞恩尤克並非德國人,而是生於烏克蘭,當年他可說是蘇聯人,並曾是蘇聯紅軍士兵,大戰期間淪為戰俘,此後便接受納粹訓練,成為納粹集中營的警衛。
 
他於1951年移民美國,並將名字由「伊凡」改為「約翰」。1977年,美國司法部以隱匿大戰期間擔任納粹集中營警衛的經歷為由,首度剝奪他的美國公民資格,將他引渡到以色列受審。以國法院認為他是在納粹集中營殘酷虐待猶太人的警衛「恐怖伊凡」,在1988年判他死刑,後來新證據顯示「恐怖伊凡」另有其人,讓他死裡逃生改判無罪。
 
不過,美國司法部隨後又發現他雖不是恐怖的伊凡,但確曾擔任集中營警衛,並積極參與殺害猶太人。美國法官2002年再度剝奪他的公民資格,並於今年德國對他發出拘捕令後將他遞解出境。
 
專門追緝納粹戰犯的西蒙‧威森索中心主任蘇洛夫讚揚美國將丹亞恩尤克送至德國受審。他說:「丹亞恩尤克即將受審證明,歲月流逝不足以消除殺人凶手的罪愆。」中國有一句古語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是這個意思,即犯了罪的人是無論怎樣也逃避不了罪責的。
 
所以,一個人不論在那裡,做什麼事,都必須捫心自問:「這樣做對嗎?合乎人道嗎?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像丹亞恩尤克這樣,生為蘇聯人,卻去替納粹賣命殺人,如今2次大戰已過去了幾十年,但仍會有人記得你60年前幹下什麼罪惡,要你償還,這不正是證明的確有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存在嗎!
 
2次大戰兩個瘋狂殺人的戰敗國,1個是德國,1個是日本。但在戰敗之後的認識上,兩國卻絕不相同。德國是戰敗後立即承認錯誤,向各受害國道歉,並宣布納粹主義為非法,與納粹思想一刀兩斷。日本則仍然崇尚促成日本軍國主義的武士道精神,將戰犯的牌位奉入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掩蓋歷史真相,使年輕一代受騙,故幾十年來,軍國主義的陰魂仍遊蕩在日本,不曾消散。
 
造成此種現象,美國有一定程度的責任。由於戰後日本由美軍佔領,美國答應日本保留天皇存在,不列為戰犯。與此差不多同時,美國又因韓戰與中國衝突,不免有「扶日防中」的思維。當時的美軍駐日統帥為麥克阿瑟,他在韓戰時甚至曾建議向中國投擲原子彈,杜魯門總統怕他闖禍,連忙將他召回美國。其後幾十年,美蘇之間只有冷戰,沒有熱戰,正是由於彼此都擁有核彈,大家都不敢輕易亂動之故。
 
日本在戰後訂下和平憲法,規定不擁有軍隊,不擁有侵略武器,不發展核子技術,那是防日本軍國主義再次抬頭,為害世界。因為沒有國防開發,日本經濟大幅度向前,終成為富國。但近年美國有意對日本放鬆,日本也已有維和部隊出國湊熱鬧了。
 
日本國力上升不要緊,要緊的是日本軍國主義的陰魂未散,而年輕一代未從戰爭中領受過教訓,很可能給日本及鄰國帶來災禍。
 
2次大戰結束已60餘年,大家仍不遺餘力地追尋在大戰中犯過罪、雙手染滿血跡的凶手,正因大家經歷過那場戰爭,體驗過那場戰爭中種種恐怖非人道的事實,為了恐怕慘事重演,有必要把當年殺人的凶手昭之於世,以儆效尤!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