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啟動對農家播種的祝福

2009-05-18 11:09:2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曼谷東北的也梭通府居民,10日為紀念農家播種的雨季來臨,依傳統施放彩色焰火慶祝。隨著巨型彩焰於雨中順利升空,大家情緒奔放到最高點。泰國是東亞稻糧的主要產地,也是穀米輸出首屈一指的國家,莊稼時節彩焰紅火,預卜農序順暢,無疑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只是年來國際經貿紊亂,氣候變異無常,旱澇失衡,種種不利於傳統產業的狀況會毫無預警降臨。往往能使業者難以因應,重大事故甚至令人手足無措。因此莊稼序幕既告啟動,政府和民間相關各方面,都要集中注意,卯足全力維護農業經營。並在危疑震撼中,重新認識泰農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思考提振農業生產力問題。
 
雨季來臨,莊稼為稻米播種而忙碌聲中,泰國農民對去年5月初糧價狂漲,舉世惶惶然的故事,相信記憶猶新。當時隨著米糧市場失衡,謠言四起,在能源、肥料成本上揚,農地快速減少,全球需求增加下。糧食危機進一步惡化,乃是常識性的可能推論。

而泰國當局以物資在掌握中,頓成各方矚目焦點,其對農糧市場運作迭有高調出現,也曾有不同意見發生。但是終生辛勞、披星戴月的農家,即使在國際為糧米議題爭議達於最高點,也只是默默居於配角地位。歷來農民性格保守,安土重遷,殊少有高調異議,縱然有委屈也不願多所表達。希望糧農和其他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改善環境、調整福利時,千萬莫忽略了承擔軍糈民食和國際社會責任的農家,當然新的一年農序開啟,記得要把照顧農業的優先政策付諸實施。
 
去年的糧食危機,在全球一片慌亂中勉強埃過去了,但是糧食短缺的議題,仍在繼續發酵。尤其是在世界金融海嘯緊接著全球暖化、石油危機後介入人類生活,使可能出現的糧食不足,比以往更加嚴重。聯合國方面於4月下旬提出「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的預估報告,在全面性經濟危機下,極可能使原有的飢民額度總數,再增添約1億「新饑饉族」。

在翔實統計完成前,負責協調全球糧食安全特遣任務的聯合國助理秘書長納巴洛(David Nabarro)強調,一般窮國在經濟危機下失業人口大增,失業者成為饑餓一族,1億人的推估數可能還算是低估的。在這般說明下,產糧國得提供比以前更多的糧食,是不可旁貸的責任。泰國當局宜為農民加油打氣,促使增產,造福於國際社會才是正辦。
 
糧食不足,糧價上揚除了直接造成通貨膨脹和饑荒問題外,還可能帶來其他隱憂,包括社會階級衝突和各國保護主義興趣,對全球經濟長期發展將是一大威脅。但由於糧食屬於「可再生資源」,因此解決糧食危機的難度相對較低,包括擴大農地面積、增加耕種頻率、提高生產效率、發展基因農業、創設高樓農場等,都是提升長期糧食供應的可行方式。

長久以來,糧食市場需求並不穩定,農業發展的排序低於其他產業,甚至於在傳統產業上都居於殿後位置。所以所謂思考提振農業生產力、改良農村環境、重視農民地位等,全都淪為政客口號。也梭通府農民集資買焰火施放,以慶祝雨季來臨,雖然引起一時興高采烈,其實莊稼人家是很孤單的。不過,糧食危機給軍糈民食帶來威脅,政府當局若再對農業漠視,就太不應該了。
 
從糧食危機震撼世界以來,國際社會對農業發展已經數不清楚開了多少次會議,提出過好多鼓勵農業生產的口號。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採取積極行動的國際機構、區域組織、非政府社團、或承受著相當壓力的國家,似乎都看不到明顯的行動,如前所說,該全力以赴的事,還淪為政客的口水。以目前金融海嘯期間,鼓勵政府籌錢做「救世主」,將農業列為提振經濟的項目之一,似是好主意,不知有無苗頭。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