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濟危機不利於兒童的調查

2009-05-22 12:17: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第42屆年會期間,曾在一項名為「亞洲開發展望」的調查報告中,透露因經濟危機衝擊世界經濟,終將造成逾5萬6000名亞洲兒童死亡,處境令人感到不忍。這是繼聯合國世界銀行發布金融海嘯負面影響估計會使全球40萬名兒童喪失生命的報告後,另一項區域性調查。

在人類社會中,兒童是弱勢族群中的弱勢,沒有起碼的行為能力;遇到天災人禍,最先、也是最多遭到不測的,大致都屬於兒童。面對金融機構的專業調查,政府和民間於備受震撼之餘,理當為有「國家未來主人翁」稱號的兒童,克盡全力進行維護,庶不致讓國家的生存發展無以為繼,或因根基積弱,世世代代淪為吊車尾的國家。
 
亞洲開發銀行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藉由貸款和科技支援,促進亞洲、太平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其遠景為讓區域脫離貧困,任務是幫助發展中會員國減少貧窮,促進居民的生活品質。從1966年成立以來,亞銀陪伴著區域內67個亞太會員成長,累積起相當經驗。

這次眼看著一度經營頗不乏起色、具「亞洲新興國家」稱號的亞洲國家逐年增加之際,卻突然受金融海嘯侵襲。不僅今(2009)年平均成長率預估,將從2007年的9.5%,陡降到3.4%,東南亞的新加坡成長率竟然是-5%、馬來西亞和泰國則都是-2%;其對各國社會環境的維護,亦必肆應維艱,因此亞銀擴大了調查的層面,做出平實的估算,特別提示區域內各國切莫在百廢待舉、左支右絀的慌亂中,再輕忽了弱勢族群兒童的處境,釀出悲劇中的悲劇來,其用心是真誠的。
 
在亞銀預估亞洲兒童死亡人數的報告中,明白指陳經濟成長率從順利發展中陡降,既嚴重衝擊金融財政,也嚴重破壞社會生態。所以政府和民間在因應危機時,一定要克盡全力並全面照顧。雖然肩負雙重壓力,並不是簡單任務,但卻也是無可旁貸的職責。

若因排擠效應而像往常一樣,將弱勢族群的項目順序後挪,或甚至姑且保留。則不平衡的社會生態,會造成動亂、也會使兒童等不到長大就夭折,這種損失非同小可,不容發生。因此亞銀報告用字縝密而感性:不論金融海嘯預估將危及多少兒童的生命,我們要考慮的是,每多造成一個孩子喪生都太多了。語重心長,希望在危機壓力下,每個人都能體會其深意,不放棄每一分應盡的責任。
 
在金融海嘯排山倒海以來的這段期間,世界各國都得審度本身情勢,規劃提振經濟方案,以求平安生存。在這方面,亞洲國家似乎比其他區域有相對較寬鬆的資源可資調遣,正有待妥善安排。時下解決問題的主要思維,在於高舉凱因斯學派主張,要求政府加大介入的力道,發展基礎建設。

如果循這種趨勢,則亞洲國家在資金面的奧援廣泛,從20國集團充分授權予國際貨幣基金(IMF),扮演救火隊角色,使新興市場有較以往充裕的資金外。亞銀兩年內放寬放款額度增至320億美元,且對抗氣候變遷的資金不因經濟下滑受限,以及東盟和中國、日本、韓國依據清邁協議為基礎完成的區域緊急換匯協定等。對金融情勢岌岌可危的亞洲新興國家,不僅可以救急,也可能避免成為下一個拖累區域經濟、社會的禍源。問題是如何推動和利用既有條件,將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限度。
 
亞銀的金融危機可能造成兒童遭遇惡運報告,是當前一個千萬不容輕忽的議題。區域內各國允宜據以做深入檢查,研判其發生的可能性。並在拚投資、救景氣的規劃案中,將與國家幼苗成長有關而以往未能充實的項目,納入基礎建設內,向國際尋覓資金做「畢其功於一役」的努力。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