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香菸的目標切莫輕言放棄

2009-06-03 12:18:4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全球性「禁菸日」,5月31日屆滿10年,同時由世界衛生年會(WHA)192個會員國制定的反菸條約「菸草管制架構公約」,正式生效也逾5年。因此反菸不僅是一種遍及各國的社會運動,管制菸草害人的規範,也具有充分法源依據。

每年的今日,到處可見到反菸的活動,執法禁菸的範圍也愈來愈廣泛,禁制也愈嚴。香菸有害於人類身體健康、二手菸對旁人的不利甚至比吸菸的當事人還要大,社會得為這種行為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希望世人積極配合時潮,接納反菸觀念;縱願捨命滿足菸癮,也該受嚴格規範,以莫危及他人為第一優先。
 
2009年3月10日在孟買召開的「菸草、健康第14屆世界大會(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Tobacco or Health in Mumbai)」的基本資料透露,印度和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吸菸人口最多的大國,合計約有5億6600萬「癮君子」。由於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地區,對菸草業行銷缺乏有效公共政策遂行遏阻,在業者加大力道經營、靈活運用下,預計到2010年,每年將有600萬人死於香菸荼毒。

另據世衛組織方面的資料,開發中國家吸菸人口每年正以3.4%的比率增加,東南亞的經貿表現不俗,間接推動菸民興趣。有近71%的婦女、80%的男子吞雲吐霧,吸菸已經轉變為該地區一個長期的問題。東南亞和亞洲國家,面對這樣的數據,豈能無動於衷,任由香菸既得利益集團無所忌憚的擴張。
 
香菸除了造成對人類生命、健康的破壞,對經濟面的衝擊也很可觀。吸菸罹患的若干慢性病,造成對生產力、資源、稅收、或甚至英年早逝的負面結果。正是家庭、社會得承擔起來的高昂代價。不幸的是,菸草業者的巧妙掩飾,社會各界的輕忽,讓香菸的不良作用,逐步從歐美移轉到開發中國家,擴大其破壞力量。相關報告指出,從1960年起,開發中國家的菸產量攀升到約300%,所謂先進國家菸產量則遽減約50%。數據透露了既得利益集團挾大量金錢和廣泛人際關係,順利把菸毒菸害移轉,繼續賺黑心錢,既不公平,也不道德。
 
因此,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要克盡全力,推展反菸活動、強化反菸觀念,執行反菸公約,以對抗不公不義的菸業既得利益集團。顯然這是一項艱辛的、得多面努力的任務,正如反菸先驅者、前挪威總理布倫特蘭夫人所說,「吸菸是一種傳染病,傳染途徑是廣告、市場行銷和美化為令人欣羨、魅力十足的吸菸者形象……菸商每天要誘惑1萬1000位新人吸菸上癮,來填補死於菸害者的空缺,而且他們做到了。」這番一針見血的卓見,應為社會大眾奉為圭臬,果能接納此反菸箴言,對於防制菸害擴散,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反菸日裡,不同地區有不同活動,圍繞著反菸主題、提供菸害的訊息,雖然沒有拘束力,卻至少勾畫出反菸的輪廓。對於推動反菸觀念,是可行的選項之一,雖然有心人年年奔走呼號,效果卻不見明顯,但無論如何做總比不做好。至於業已生效的反菸條約,一方面為各國制定遏阻菸害法律的法源;另則是國家執行公共政策能力的指標。對於香菸既得利益集團和癮君子行為的約束規範,有明文規定。如果各國政府願為保護人民和社會盡心,鞏固國家基礎,是一項有效工具,但看當政者有沒有遠見和勇氣了。
 
泰國對反菸是東南亞的模範生,首次世界反菸日頗具規模的活動,是在曼谷召開的。世衛組織把這項指標性的活動選在曼谷,目的是在表彰泰國反菸的熱忱,包括禁香菸廣告、一度反抗開放外國香菸進口等,都有成效,殷望這個大目標莫輕言放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