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的金融改革開啟全球新競爭
2009-06-21 11:10:2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雖然北韓核危機持續加深,伊朗強硬派總統獲得連任,以巴在和平談判立場上的南轅北轍,都讓國際輿論為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柔軟外交的實際成效捏把汗。但是,歐巴馬實在無暇顧及,他清楚地知道,要重振美國的雄風,要鋪平4年後連任的大道,關鍵仍然在國內。其中兩個問題是關鍵中的關鍵,一個是健保改革,以求讓美國人不分貧富都能享受可負擔的醫療服務;一個是金融改革,徹底割掉造成這次「金融海嘯」的放任性資本主義的「毒瘤」。這絕對不是輕鬆的任務,這是極具野心的政治宏圖大略。令人感興趣的是,歐巴馬在短短的幾天裏,已經勾畫出這兩項改革的具體線條和策略重點,其中最大的爭議點,當然就是政府因素的決定性介入。布希政府時期勞工部長趙小蘭的丈夫,現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對歐巴馬醫療健保改革的警告可謂典型的寫照:美國人「不想要華府像接管銀行、保險公司和汽車業一樣接管醫療,美國人不要政府經營的系統,讓官僚介入病人和醫生中間」。
其實,全民健保的制度,在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當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加拿大與日本都是例子,因此,把全民醫療改革定義成歐巴馬告別經典資本主義,說服力還有所欠缺,但是,不能否認,歐巴馬的金融體制改革,才是對美國資本主義動「外科手術」,可謂是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針對美國金融體制進行的最具野心和進取心的大改革。歐巴馬的改革目標,顯然針對長袖善舞的華爾街金融業,這個改革與歐巴馬注資AIG以及迫使通用宣佈破產保護的改革,截然不同,後者只是政府(或者美其名曰是納稅人)暫時持有這些金融機構和汽車公司的股票,而前者是政府長期的監管條例改革,建立新政府部門大幅擴權,全面監管美國人生活中的金融交易,包括信用卡、貸款與互惠基金,同時給與政府權力干預與分拆大型二複雜的金融機構,以防止其倒閉,繼而危及整個金融體系,政府也有權處理大型金融機構資本不足問題,以防金融危機爆發時,太多銀行因高風險槓桿投資出現嚴重資不抵債困局等等。一句話,政府不能讓華爾街為所欲為,興風作浪,造成再次的金融海嘯,這種金融海嘯的特徵就是過度借貸及其它的相反面----資金或者利潤不足。
我們不必去分析歐巴馬金融改革的細節,專家們會條分縷析地來評說其優劣。但是,從歷史和宏觀的角度來看,這種金融改革也是美國放棄世界經濟霸權和話語權的一個徵兆。在80年日本經濟出現大有凌駕美國的趨勢時,美國從主流輿論到金融業界,是一片的討伐之聲,稱日本是用國家的力量來對付美國的私人金融業,違反了資本主義的個人自由原則,是一場不公平的國家巨人與私人資本的戰爭,是一個「大陰謀」,是對資本主義的扭曲;到了中國經濟崛起的時候,美國也批評中國是集權主義對付資本主義,大力要求北京進行美國式的金融資本主義改造,減少國家監管的制度性壓力,開放金融市場;至於委內瑞拉的強人總統查維斯的國有化運動,更被指責是對抗美國的新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的陰謀。如今,歐巴馬的金融體制改革,至少表明美國將暫時擱置對別人、別國制度的指手畫腳,而是開啟了一場全球體制的大競爭,到底誰代表真理,誰代表效率,誰代表未來全球化的發展方向,誰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經濟安全和穩定發展,誰能貢獻世界而非製造麻煩,誰將在全球金融秩序重組中擁有話語權,都有待事實來證明。
我們相信,歐巴馬的金融改革不是一條坦坦大道,他要說服世界,首先要說服華爾街,說服共和黨,說服美國人民,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其實,全民健保的制度,在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當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加拿大與日本都是例子,因此,把全民醫療改革定義成歐巴馬告別經典資本主義,說服力還有所欠缺,但是,不能否認,歐巴馬的金融體制改革,才是對美國資本主義動「外科手術」,可謂是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針對美國金融體制進行的最具野心和進取心的大改革。歐巴馬的改革目標,顯然針對長袖善舞的華爾街金融業,這個改革與歐巴馬注資AIG以及迫使通用宣佈破產保護的改革,截然不同,後者只是政府(或者美其名曰是納稅人)暫時持有這些金融機構和汽車公司的股票,而前者是政府長期的監管條例改革,建立新政府部門大幅擴權,全面監管美國人生活中的金融交易,包括信用卡、貸款與互惠基金,同時給與政府權力干預與分拆大型二複雜的金融機構,以防止其倒閉,繼而危及整個金融體系,政府也有權處理大型金融機構資本不足問題,以防金融危機爆發時,太多銀行因高風險槓桿投資出現嚴重資不抵債困局等等。一句話,政府不能讓華爾街為所欲為,興風作浪,造成再次的金融海嘯,這種金融海嘯的特徵就是過度借貸及其它的相反面----資金或者利潤不足。
我們不必去分析歐巴馬金融改革的細節,專家們會條分縷析地來評說其優劣。但是,從歷史和宏觀的角度來看,這種金融改革也是美國放棄世界經濟霸權和話語權的一個徵兆。在80年日本經濟出現大有凌駕美國的趨勢時,美國從主流輿論到金融業界,是一片的討伐之聲,稱日本是用國家的力量來對付美國的私人金融業,違反了資本主義的個人自由原則,是一場不公平的國家巨人與私人資本的戰爭,是一個「大陰謀」,是對資本主義的扭曲;到了中國經濟崛起的時候,美國也批評中國是集權主義對付資本主義,大力要求北京進行美國式的金融資本主義改造,減少國家監管的制度性壓力,開放金融市場;至於委內瑞拉的強人總統查維斯的國有化運動,更被指責是對抗美國的新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的陰謀。如今,歐巴馬的金融體制改革,至少表明美國將暫時擱置對別人、別國制度的指手畫腳,而是開啟了一場全球體制的大競爭,到底誰代表真理,誰代表效率,誰代表未來全球化的發展方向,誰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經濟安全和穩定發展,誰能貢獻世界而非製造麻煩,誰將在全球金融秩序重組中擁有話語權,都有待事實來證明。
我們相信,歐巴馬的金融改革不是一條坦坦大道,他要說服世界,首先要說服華爾街,說服共和黨,說服美國人民,全球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