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政變後仍處於拉鋸狀態

2009-07-04 11:29:1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美洲小國宏都拉斯上月28日晚突然發生軍事政變,總統賽拉亞被從床上叫起來,穿了睡衣押走,被流放到鄰國哥斯大黎加。他在哥國上電視,身上仍穿著睡衣,可見事情發生得非常倉促。
 
但賽拉亞強調自己沒有辭職,依然是宏都拉斯的合法總統。他隨即又飛尼加拉瓜首都馬納瓜,以宏國領袖身分參加拉丁美洲領袖峰會,表示他一定會回宏國重掌政權。
 
目前局勢是,宏都拉斯政變領袖面對國際壓力,立場轉為軟硬兼施,一面態度放軟,表示可同意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由民選總統執政,一面強硬表示,遭到罷黜的賽拉亞,「永遠不可能獲准返國」。
 
引發政變的原因是2006年被選為總統的賽拉亞,想改變總統只能做一任4年而不能連任的憲法,發動舉行公投,企圖修改憲法,以便於自己在今年底大選爭取連任。此事引起最高法院、軍方及國會的不滿。由於軍方拒絕按照往例負責分發公投票箱,賽拉亞一怒之下,於24日下令將參謀總長瓦斯奎茲撤職,隨即海、陸、空軍總司令同時辭職獲准,國防部長歐瑞拉納的辭呈也獲接受,但最高法院以賽拉亞無權開除參謀總長為由,下令讓瓦斯奎茲復職,雙方的矛盾已達尖銳化頂點。
 
賽拉亞顯然是個過分自信和大意的人,在這種情形下,他仍親自領導民眾向軍方搶回投票箱,企圖如期達成公投。結果公投沒有成功舉行,政變卻發生了。
 
政變後,宏都拉斯國會隨即召開緊急會議,無異議通過罷黜賽拉亞,同時推舉議長米契列地為新總統,任期到明年1月屆滿為止。並下令全國施行宵禁兩天,同時否認此次行為為政變,是一種「合法程序,民主行動」,因為軍隊均遵循憲法。
 
但包括美國在內,差不多所有美洲國家都對宏都拉斯政變進行譴責,各國普遍認為,通過武力驅逐民選總統的行為破壞了憲法,是拉美地區民主進程的倒退,無論是什麼原因或理由都不能接受。
 
左傾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甚至下令軍隊進入戰備狀態,以便必要時用武力對付宏都拉斯的政變,支持賽拉亞回國復位。古巴也對賽拉亞表示全力支持,並與其他拉美國家同時召回駐宏都拉斯大使,以示對宏國新政府的不滿。
 
宏都拉斯的政變,在一般看來,好像賽拉亞之舉行公投,一意推動修憲是事件引發的主因,但深一層研究,修憲只是政變的表層原因,更深的原因是賽拉亞執政以來,政策漸向「左」靠攏,他外交與拉美左傾國家領袖查維斯、卡斯楚等同聲同氣,在國內推行了一系列較為溫和的改革措施,對國內中下層民眾利益有所照顧,觸犯了多屬右翼的國內寡頭利益。因此,這次政變,可說是宏國右派勢力對左派勢力的一次反撲。
 
受軍人獨裁政權的影響,拉美國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政變。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部分拉美國家相繼實現了從軍人政權向民選政府的和平過渡,軍隊逐漸淡出政治舞台,目前,憲政機制在拉美地區已日趨穩定和成熟。
 
因此,宏都拉斯這次軍事政變,拉美國家均大不以為然,儘管宏國新政府已組成新內閣,但賽拉亞仍拒絕辭職和流亡,拉美國家也普遍承認他仍然是宏都拉斯的合法總統。如今宏國政變政府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國內抗議行動仍在持續,支持賽拉亞的民眾不管宵禁令,在總統官邸前示威,與部隊爆發衝突。一方面,拉美國家將啟動地區集體干預機制,通過美洲國家組織、南美國家聯盟等,採取集體行動,護送賽拉亞回宏都拉斯重掌政權。
 
近年來,拉美國家通過地區多邊機制的斡旋和干預,解決本地區事務的能力大大提高,對維護地區穩定和民主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宏都拉斯政變可說是對此一機制提出了嚴峻考驗,其結果將會如何,格外牽動國際的關注。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