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慎防貿易保護主義蔓延

2009-07-13 10:35:0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美雙方最近因為雞肉問題,正在上演一齣貿易戰。這不是個案,而是悄悄正在蔓延的現象,那就是為了保護國內有限的需求,各國政府都在對進口品採取若干不利措施。這一波貿易保護潮流,當然是因為金融海嘯所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所致,各國應該要體認這種措施是會引來相互報復,最終造成全球經濟進一步萎縮,應予以防範,才不會斲傷才要復甦的嫩芽。
 
上月底(29日)中國在沒有發出書面聲明的情況下,告知各家美國禽肉生產商,中國政府將不再發出美國家禽的進口許可。這一舉措一般視為係針對美國眾議院提案要阻止中國向美國出口加工雞肉產品所致。同日,中國商務部在另外的公開聲明中,對美國10多天內對中國進口產品發動多次的調查表達不滿,並呼籲美方不要樹立保護主義的堡壘。
 
不論是2008年11月在美國華府所召開的20國集團(G20)領袖會議,或者2009年4月在倫敦的G20另一次峰會,都一再強調各國在救市措施中一定要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但依據世界銀行2009年3月的報告卻指出,全球貿易保護措施已悄悄來臨,G20中有17個國家已推出或計畫推出貿易保護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貿易禁令、出口補貼及多種形式的非關稅貿易壁壘,統計共有78項,已生效實施的有47項,其中先進國家占12項,開發中國家占35項。這說明一再呼籲抵制貿易保護,正是因為許多國家都在採取這樣的措施,顯示在經濟大衰退中,要政府放棄貿易保護是何其難的事。
 
根據Global Insight 2008年12月的預估,2009年全球貿易將為負成長,商品貿易總額將大幅衰退11.4%。這種預估主要反映金融海嘯帶來全球各國經濟成長的壓抑,在經濟衰退總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全球貿易會出現這麼大的衰退。愈是面臨此一情勢,各國政府愈是小心呵護僅有的需求,總希望這些購買力能夠優先用在國產品,減少對進口的利用。這也是貿易保護成為政府無法抗拒的誘惑。
 
美國歐巴馬總統所提振興經濟方案「美國復甦及再投資計畫(ARRP)」,其中明列「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要求大型基礎建設優先購買美製鋼鐵及工業產品,以及拯救其國內企業及失業員工。這一條款立刻引發各國抗議,歐盟更指出此條款已違反WTO相關規定。可見各國領導人,一方面要求其他國家避免推行貿易保護,但自己卻又無法拒絕的矛盾。
 
中國最近連續三次在金屬絲網拖盤、鋼絞線和鋼格柵欄被美國立案調查涉及反傾銷與反補貼,似乎與「購買美國貨」有若干關聯。難怪6月30日中國商務部對於美國的舉動強烈指出「立案頻率之高,針對性之強,令中方震驚,中國業界對此強烈不滿,中國政府對此嚴重關切。」
 
當然,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公然主張就是要採行貿易保護。同時,在表面上也還維持希望各自克制的立場。誠如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於7月2日於北京舉行的「全球智庫峰會」所表示的: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歷史經驗顯示,貿易保護主義會盛行於景氣衰退,也會隨景氣復甦而消退。因此,未來全球貿易保護的壓力大小,將繫於景氣恢復的速度而定。期盼,自由貿易可隨景氣回穩,而再度回到世界貿易的主流思潮。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