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日食 逾百海外天文學者湧入中國
2009-07-19 17:36:4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波蘭…等世界各地的天文學者,最近紛紛湧入中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觀測7月22日發生在中國的日全食。截至目前,已有10個國家50-60名天文學家與紫金山天文台聯繫前來中國觀測日食,加上與其他研究機構聯繫和自行前來觀測的,這次到中國「逐日」的海外天文學家,數量估計不下100名。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研究員甘為群表示,由於日食帶絕大部分時候穿越大海、荒無人煙的高山和沙漠地帶,加上天氣的影響,真正能夠被成功科學觀測到的日全食很少。這次日全食是進行科學觀測的良好機會,加上中國東部地區的見食時間長達6分鐘左右,因而海外科學家紛紛前來中國進行科學觀測活動。
他說,從內到外,太陽大氣層主要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個部分,平時由於光球、色球過亮,人類要想觀測日冕就顯得非常困難。而日全食時月球將太陽的光球和色球完全遮擋住,這就為觀測日冕提供了絕佳時機。
已近60歲的麗蒂婭來自於俄羅斯科學院地磁、電離層和電波傳播研究所。她與另一位同事此行帶來了重達60公斤的儀器箱。麗蒂婭表示,日全食是天文觀測的好機會,他們此次來中國觀測的題目是對日冕白光進行高時間分辨率成像觀測,研究日冕加熱。
印度天文學家在辛格博士的帶領下,空運來兩公噸的觀測儀器。據辛格介紹,他們此行的任務是進行色球閃光譜,日冕高時間分辨率成像、日冕譜線和日冕偏振方面的觀測。
來到中國後,海外天文學家會選擇哪裏作為觀測點?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海生表示,這次日全食觀測點很多,因此科學觀測地點分散在中國整個東部地區。不過,江蘇蘇州和浙江天荒坪還是最集中的地方。前者是由於全食時間比較長,後者則主要因為紫金山天文台在那裡布置了主要觀測點,中外天文學家將進行密切合作,分享觀測資料。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研究員甘為群表示,由於日食帶絕大部分時候穿越大海、荒無人煙的高山和沙漠地帶,加上天氣的影響,真正能夠被成功科學觀測到的日全食很少。這次日全食是進行科學觀測的良好機會,加上中國東部地區的見食時間長達6分鐘左右,因而海外科學家紛紛前來中國進行科學觀測活動。
他說,從內到外,太陽大氣層主要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個部分,平時由於光球、色球過亮,人類要想觀測日冕就顯得非常困難。而日全食時月球將太陽的光球和色球完全遮擋住,這就為觀測日冕提供了絕佳時機。
已近60歲的麗蒂婭來自於俄羅斯科學院地磁、電離層和電波傳播研究所。她與另一位同事此行帶來了重達60公斤的儀器箱。麗蒂婭表示,日全食是天文觀測的好機會,他們此次來中國觀測的題目是對日冕白光進行高時間分辨率成像觀測,研究日冕加熱。
印度天文學家在辛格博士的帶領下,空運來兩公噸的觀測儀器。據辛格介紹,他們此行的任務是進行色球閃光譜,日冕高時間分辨率成像、日冕譜線和日冕偏振方面的觀測。
來到中國後,海外天文學家會選擇哪裏作為觀測點?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海生表示,這次日全食觀測點很多,因此科學觀測地點分散在中國整個東部地區。不過,江蘇蘇州和浙江天荒坪還是最集中的地方。前者是由於全食時間比較長,後者則主要因為紫金山天文台在那裡布置了主要觀測點,中外天文學家將進行密切合作,分享觀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