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登月競爭不要走進新冷戰

2009-07-23 10:28:5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大肆慶祝太空人登月的壯舉,包括登月第1人阿姆斯壯在內的阿波羅太空船團隊,接受美國「全國航空名人堂」頒贈的「飛行精神獎」,各類活動再度喚起世界對40年前登月壯舉的懷念。但是,在慶祝的聲浪中,夾雜著難言的政治氛圍。毫無疑問,隨著伊拉克戰爭的失敗,以及金融危機的大潮衝擊,美國的「超級大國」形象墜落,國民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幅下降,慶祝登月成功40年,顯然有振奮美國人心的政治用意。除此以外,當然還有美國人擔憂,下次人類重返月球的主角,可能不再是美國人,也不是俄羅斯人,而是中國人,中國利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數據,繪製出全球第一幅「微波月亮圖」的消息,更進一步加深這種印象。
 
40年前,阿姆斯壯登月後的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激發了世界對人類探索月球的激情和豪情。人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體能限制的宇航員,對人類登月的理想是純潔的。但是,鐵的事實是,當時美國政府花費數以百億美元推動的阿波羅登月,實在是冷戰的產物,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太空領域,或者說爭奪大國面子的動力所驅使。換句話說,高呼人類團結,征服月球的口號背後,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幸運的是,40年來,世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冷戰結束了,蘇聯解體了,第3次世界大戰至今沒有發生,被渲染已久的航天大戰也沒有發生,美國一強獨霸,也就不需要再花費巨額金錢來實行下一步的登月計畫。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異軍突起,不斷開創新的經濟奇蹟,發展至今,與美國將近2萬億美元的赤字形成鮮明對照,中國的外匯儲備突破了2萬億美元。憑藉著龐大的經濟實力,中國展開了野心勃勃的航天技術發展,神舟太空船上天,實現首次宇航員太空漫步,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為中國人登月作準備。美國前航太署署長葛里芬直言:「中國會搶在美國之前回到月球」。美國人當然不會高興,美國前總統布希也在任期內宣布重新開啟龐大的航天計畫。人們不僅要問:難道激發全球青少年熱情的登月壯舉,再度要受到超級大國軍備競賽的陰影籠罩,只不過與40年前相比,只是美蘇變成了美中?
 
悲觀的意見認為,中美俄爭霸的政治現實是殘酷的,人類合作探索登月,甚至登火星,是浪漫主義的幻想,是掩蓋軍備競賽的漂亮口號。40年前如此,現在和將來也會是如此。我們不認同這種悲觀,第1,人類登月,原本是理想,結果成為現實,為何人類和平合作探索登月的理想不能成為現實?第2,與40年前的冷戰不同,全球化的發展讓超級大國已經充分認識到,戰爭只能帶來毀滅,經濟的交融則帶來和平共處的基礎;第3,氣候暖化等地球面臨的危險,已經讓人類看到,全球必須步調一致對付,沒有一國可以獨善其身,在全球危機面前,人類要麼是贏家,要麼是輸家,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間和能源來源,是世界共同之事。
 
甘迺迪總統當年發動登月計畫,是受到蘇聯人賈加林成功進入太空的刺激,但願歐巴馬要重新在「這片新的海洋中揚起風帆」(甘迺迪語)的時候,不是要與中國為敵,而是站在人類的高度,與中國、俄羅斯、國際社會來共同實現人類的夢想,美國一帶頭,北京、莫斯科就沒有理由拒絕共襄盛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