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理門戶 反腐尚待陽光

2009-08-05 15:57:1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京的中央部委等機關,近期開展學習貫徹「4大反腐倡廉文件」,制定部門執行規定和施行細則的活動。未來兩個月間,也就是9月底的中共17屆四中全會和「10.1」中國建政60周年前後,有關的活動將要達致高潮。這是中共18大之前,中央領導層部署的執政黨「清理門戶」的第一大步。
 
所謂4大文件,即已公布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3份中共黨內法規,以及《關於國有企業領導人廉潔從業若干規定》的文件。在相關的國務院部委,還要加上1份《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的中央文件。
 
也就是說,在既有的應對金融危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諧維穩3大任務之外,新加1條任務,就是據現有的4大文件,展開中國執政黨的大規模「清理門戶」行動。而在中央部門全面鋪開行動之際,地方隨後也將層層跟進。
 
這場「清理門戶」的行動,來自中央主要領導人「要把執政黨內部打掃乾淨」的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首先是因為今年以來,中國省部級高官貪腐大案要案不斷爆發,各地基層貪官污吏引動惡性群體性事件迭發,更突出的問題是司法、政法、軍警領域貪瀆、涉黑事件連串曝光,更引出「槍指揮黨」的政治陰霾。
 
與之同時,「清理門戶」的要求,也來自中共18大的迫近,預定這一代領導人要退下,他們已開始操心交接班的事,也開始操心自己的身後論定之事。而吏治的腐敗,大量庸官貪官把持權力,不僅已嚴重惡化政府與民眾關係,埋下社會動盪隱憂,也已蛀蝕到執政黨的權力基礎。此時不著手「清理門戶」,不僅權力交接受到影響,長治久安更將受到威脅。
 
還有一個背景,是中國早在2005年1月,就提出2010年要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除了公布「4大文件」,要建成「體系」,目前排著隊的還有領導幹部家庭財產申報制等13份反腐法規,為基本建成反腐倡廉體系,還有26項相關法規等候修訂。
 
六四事件以來的20年間,中國不斷舉行大規模反腐敗活動,「清理門戶」行動也非首見。但像這次這樣拘捕高級別貪官,批量推出反腐法規,急切建立預防腐敗制度,選人用人層層盤查,當屬首次。中央領導層在面對貪腐擴大化的焦慮之情,也由之可見。
 
官在幹,民在看。中國這次「清理門戶」,能否清出名堂,能否理出結果,民間還是有疑問。最大的疑問,就是今天的官場,經歷市場經濟的嬗變,更形複雜,「腐敗高層化、貪瀆普遍化、犯罪集團化、政法黑惡化、組織人事利益化」之下,很可能將新規舊制都變形消融,令反腐行動再成一陣風。
 
中央領導層並非不知歷史經驗,不曉今日現狀,也已提出,在建立健全反腐體制機制中,要擴大公民反腐參與,要拓展社會輿論監督,以之消災避禍,取信於民。
 
公民參與和輿論監督,民間早就提出,但一直未能產生相關效應,有人認為,腐敗越反越嚴重,就是因為民眾監督、新聞監督缺位。但應當看到,公民參與,不能只在反腐時參與,而要有整體的政治參與,才能反腐源頭就開始生效。而輿論監督,也不能只是監督官員是否貪瀆一個環節,要有輿論的全面開放才能配合。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要建立反腐體系,先從黨規家法做起自然是好事,但黨內法規與國家法例,還是兩碼事,如何將黨規與國法統一起來,可能是更困難的,也是更有效遏制貪腐的事。因此,中國反腐的「清理門戶」,目前先要敞開門戶,配套政改。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