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北韓救美背後的戰略較量
2009-08-06 10:06:2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搭乘專機,突然飛抵平壤順安國際機場,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楊亨燮到機場接機,並有北韓兒童向其獻花,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從表面上看,柯林頓閃電訪問北韓,好像是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要求北韓釋放闖入北韓國境線採訪而被判重刑的美籍華裔記者凌志美、韓裔記者李雲娜,並把兩人帶回美國。但實際上,柯林頓走訪北韓的外交戰略利益遠不止此,甚至可能帶來朝鮮半島局勢的微妙變化。
柯林頓的身分是這次外交突訪的關鍵。很簡單,如果僅僅是為了給足平壤面子,美國放軟身段派要員前去要人,那卡特前總統已經足夠,因為15年前,柯林頓執政時期,北韓核危機爆發,卡特前總統就突訪平壤,企圖化解僵局,成為全球新聞。但是,柯林頓出馬,雖然也是前總統身分,則與卡特區別甚大。卡特早就不參與美國決策當局外交布局,即使歐巴馬執政也是如此,而柯林頓則仍然透過各種管道,參與美國外交戰略的行動,他出任海地特使就是一例,更重要的是,他是當今美國歐巴馬政府外交決策執行者,國務卿希拉蕊的夫婿,柯的出馬,絕對不僅是為了兩位身陷囹圄的「美女記者」,儘管柯林頓願意扮演這種「英雄救美」的浪漫角色,但這更是美國北韓另類「直接對話談判,打破僵局」的外交戲碼,不容小看。
對美國來說,雖然希拉蕊多次呼籲平壤放人,金正日置之不理,因為抓人判人,就是平壤要脅美國直接談判的籌碼,而對北韓核危機說了重話的希拉蕊,很難再度改口,平壤不放人,讓國務院很難堪,如果硬要說柯林頓是「英雄救美」,那他在某種程度是救太太之危機。但更深層的是,美國拒絕平壤直接的雙邊會談,一方面是怕金正日予取予求,給其他類似國家要挾美國開了先例,另一方面是怕得罪首爾與北京,一個是盟國,一個是地區大國,如果他們對平壤和華盛頓關起門談判生出疑慮,反而耽誤美國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利益。現在,可以藉著「救記者」這個話題直接接觸,那是天賜良機,首爾北京難以說什麼話;更何況,柯林頓執政晚期,美國早就擬定與北韓直接對話的策略,如今接上這個「斷層」,可謂順理成章。
對北韓而言,當然這就是本來布好的局。平壤再度啟動寧邊設施,進行核子試驗和飛彈試驗之後,美國震怒,聯合國加強制裁,金正日退出6方會談,平壤要從美國那裏再拿好處,可謂不容易,雙邊直接會談,更是遙遙無期。因此,藉著判美國記者的重刑,逼美國派前總統級特使到平壤要求放人,可謂是「金正日式」的政治遊戲模式,既要面子,又要裏子,不擇手段。更為重要的是,在聯合國進一步加劇制裁的情況下,北韓「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政策推動,已經捉襟見肘,難以持續,而在目前糧荒嚴重化的情況下,再不找出路,可能就要「動搖國本」。
不管如何,在現有的國際秩序下,矛盾的雙方能夠接觸,當然還是好事。但有一點必須關注的是,金正日見柯林頓,可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次聯合國制裁,中國是站在平壤的對立面,因為金正日退出中國主導的6方會談,顯然是給中國難堪,而金正日又面臨權力過渡到三子金正雲手中的關鍵時刻,平壤如果得不到北京支持,金家王朝持續將是困難重重。為此,金正日推動與美國的直接接觸,來刺激北京傾斜平壤,不但加大對北韓的援助,還要為金正日父子權力交替背書。
這一點,美國也看得很清楚。因此,美國必須認清,如果在這個時刻,以為可以透過與平壤的直接談判,削落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那就大錯特錯,也是中了金正日的計謀。柯林頓應該告訴平壤,在北韓核危機問題上,6方會談是主機制,中國是最重要的斡旋者,金正日不必施行離間之計,而是應該回到原來的機制,透過談判,到達去核化。柯金會談,如果是要「去中國化」,那不但無助於危機解除,反而會讓這個區域更為動盪,美國不能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