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次區域經濟整合邁開步伐

2009-08-16 12:27: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新社」報導,「2009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在中國南寧市集會2日後,已於日前宣告閉幕。來自泛北6成員國的部長級官員,除了商討泛北合作如何度過金融危機,還討論了合作可行性報告,做為提交東盟會審議的基準。顯然此一屬於「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組織活動,在做為通往東盟入口的重大使命上,扮演著階段性的啟動角色。使東盟和中國將透過次區域合作新平台,能從貿易投資、資源開發等方面,深化次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完成實質貢獻。
 
從2006年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以來,今(2009)年的進程遭遇的壓力最為沉重,任務非常艱巨,但機會卻也特別突出。由於金融海嘯的來臨,整個世界都受到全面性衝擊,在幾如同天翻地覆的環境裡,所有經濟體和區域組織,都難以確定如何操作,方能趨吉避凶,免於沉淪。但是如果經濟體的領導人能夠維持沉穩、認清趨勢、慎重操作,前途也不是絕對悲觀,果能善從危機就是轉機方面切入,甚至還可以締造輝煌的成果。以客觀的地位衡度,泛北經合組織具備的條件良好,各成員國大致已了解處境,也當選出相當向心力。所以,本屬泛北論壇對議題的建構、對度過危機的信心,相信會能有建樹。
 
北部灣位於中國南海的西北部,是指廣西沿海、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部和越南東北部而成的海域,總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2006年間,中國近鄰的越南,和隔海相望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汶業共7個北部灣鄰國,商委簽署協議,命名為「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由於和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有緊密連繫,顯然也是東盟和中國跨海聯結的紐帶。同時,泛北組織成立前,已有「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GMS)」在運作,若提升觀察的高度,泛北、大湄公河兩個次區域合作板塊,加上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個中軸,正是議論多時的「一軸兩翼」大格局輪廓。從內容上看,有海上經濟合作、陸上經濟合作,湄公河流域合作,使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的基礎變得充實巨大。不僅是當今類似組織所難企及。更是美國、日本、印度3國在東南亞所創造不出來的關係,我們一再強調北灣區位優勢,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本屆北灣論壇啟幕前不久,中國新公布了加強和東盟合作的8大措施;包括設立規模為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今後3-5年內向東盟國家提供150億美元的信貸基金、在上海等5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分與馬來西亞簽署人民幣800億及與印尼簽署1,100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可謂是系列性巨大機會。在舉世經濟體多愁無法調度、挹注,和覓得委適商機的時際,東盟諸國只要運籌得宜,對加快推進區域市場和信用體系發展、基礎建設的啟動、原物料業的探勘、金融業版圖的擴大,莫不多有空間。我們之認為北灣相關經濟體系處境尚可,但機不可失,原因於此。
 
廣西領導馬飆強調,泛北與中國合作蘊含強大生命力,去年貿易額高達2,269億美金,今年縱有經濟海嘯壓頂,但上半年廣西邊境貿易仍然成長8.7%。上述種種表現,是加強合作的信心所在;東盟經貿發展,欲進入中國縱深腹地,北灣是最有利選項。尤其在今年泛北論壇集會期間,泛北經濟合作的中方秘書處揭牌,既是強化組織服務的象徵,也是雙方合作可大可永的具體表現。至於泰國爭取成為論壇主辦國之一,多次透過外交途徑表示願意加入泛北合作,一番誠意,已為廣西當局肯定,此舉將可進一步加快東盟自貿區發展,相信會有圓滿答案。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