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去世搭建兩韓和解之橋

2009-08-27 09:27:4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亞地區是否能在未來全球化的過程中,維持比較長久的經濟增長,完全有賴於這個地區是否能避免大規模的戰爭,而戰爭的熱點無非在4個地區,一個是台灣海峽兩岸,一個是中日東海能源之爭,一個是南海領土與資源之爭,一個是朝鮮半島局勢。前面兩個熱點,隨著兩岸關係的和解,以及日本忙於內政的權力轉換重組,短期內顯然沒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當然就是南海和朝鮮半島,尤其是朝鮮半島因為北韓擁有核武,一旦戰事爆發,後果難以想像。
 
然而,最有問題的朝鮮半島,局勢的發展也就越弔詭。之前,因為北韓試射核彈導彈,聯合國制裁,平壤退出六方會談機制,重啟寧邊核反應堆,一時間風聲鶴唳,誰知,突然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飛到平壤「英雄救美」,隨後南韓現代集團總裁跟進,導致南北韓邊境貿易,親人會面重開。接著,金大中前總統去世,北韓派出高級代表團弔唁,受到李明博總統接見,並傳出金正日帶口信,要求舉行兩韓首腦高峰會。一波接著一波,朝鮮半島局勢立刻出現重大轉機。
 
在這波變動中,3個朝鮮人扮演重要角色。一個當然是金正日,他把一手軟一手硬的策略玩到了家,美中兩個大國只是他手中的道具。來硬的,當然要增強北韓的軍事實力,拿到與中美討價還價的籌碼,同時給他兒子金正雲上台創造條件,這些到手了,他就要玩軟的,因為金正日並非真的要打仗,而只是要保住他的金家王朝,目的達成後,他當然要來軟的,讓南韓、中國、美國給他更多的支援,讓貧窮的人民不要起來造反,必先穩定社會。可見,金正日是最大的贏家。
 
第二個人物當然是南韓總統李明博,他上台後,採取親美和對北韓的強硬政策,結果處處不順,進口牛肉問題導致民意沸騰,美韓關係尷尬,而金正日的強硬對強硬,更讓半島局勢緊張,對南韓經濟極為不利。於是,李明博也開始學會兩手,一方面開始開發發射衛星技術,為擁有與北韓抗衡的飛彈甚至核武作準備,一方面也採取一定的懷柔政策,同意北韓派代表團弔唁金大中並親自接見,就是明顯的信號。顯然,今後,他與金正日鬥勇,更要鬥智。
 
第三個人物,也是最傳奇的人物就是剛剛去世的金大中,他是南韓民主化的旗手,也是與北韓和好的陽光政策創始人,並因為兩金高峰會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是,下台後因為兒子貪污而蒙羞,更因為金正日玩弄陽光政策,李明博放棄陽光政策,而無法光大其政治遺產。誰知道,盧武鉉自殺,金大中病逝,陽光政策後繼無人之際,他的死本身,導致了朝鮮半島一場弔唁外交,給南北韓帶來了再次握手言和的契機,為陽光政策留下了一點火種。他本人可能都沒有預料到這一點,這也成就了金大中從生到死為大韓民族奮鬥的歷史傳奇。
 
朝鮮半島需要打破金正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兩手伎倆,最好的辦法是回到六方會談。除北韓之外的五方,通過談判,形成最大的公約數,然後結合金正日的「合理」要求,用一攬子的方式,徹底實現北韓無核化,南韓也放棄開發同類武器,實現朝鮮半島的長期和平。不然,這樣的反覆,還會持續下去,對各方都不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