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訪台突發風波的冷靜善後

2009-09-03 11:50: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達賴喇嘛高雄法會萬人參與,為亡者祈禱、為生者祈福的任務已經完成。但是,他的台灣之行,為兩岸關係帶來的衝擊好像還剛剛開始,島內的爭議是如此,北京的反應更是如此。
 
毫無疑問,民進黨邀請達賴喇嘛前來祈福,當然有政治的考量,一方面可以給馬英九政府一個難題,一方面可以抗衡北京對這次莫拉克風災所做的前所未有的人道與物資援助,對南台灣民心的影響。問題是,當民進黨的邀請在馬英九政府同意簽發簽證之後,達賴喇嘛災區之行對北京的雙重傷害就形成了,一個是面子的傷害,因為北京這次動員全國的力量對台灣賑災,援助金額多達好幾億人民幣。但是,達賴喇嘛的一個萬人法會,影響力就可以與此媲美,北京當然有情何以堪的難受;一個是政治的傷害,北京一貫定位達賴喇嘛是分裂主義者,對他所到之處,以及會面政治領袖,除了事先施加壓力之外,就是事後懲罰,加拿大、德國、法國都是如此,這次達賴喇嘛竟然能在國際上全面關注的台灣賑災之時,到訪台灣,北京當然認為是藏獨分裂主義勢力的重大勝利,而為此開綠燈的是馬英九政府。
 
不過,北京在處理達賴突然訪台的問題上,頗費周折。開始的時候,北京仍然從兩岸和解的大局,以及支持馬英九的基本立場出發,「含淚隱忍」,把攻擊的矛頭只對準「再次消費災民」的民進黨肇事者,不過,隨著形勢的推移,以及北京圍繞著台灣政策的18大政治角力,對台強硬的聲音在黨內和智庫乃至民間開始發力,對馬英九迫於島內民意發出簽證的說辭產生懷疑。
 
首先,北京認為馬政府沒有在決策前及時通知北京,是給北京一個措手不及,讓北京在第一時間束手無策,事後派特使沒有任何意義,這種突然的決策,隱含很多變數,北京當然極度擔心。其次,北京認為,馬英九發簽證雖然有對付民進黨毒招的理由,但是,馬英九這樣做,也不可能挽回民進黨支持者對馬英九的反對,對賑災也是短期效應,馬英九按照前例不發簽證,並無長期損害,因此,馬發簽證,可能有「順勢而上」,化解他之前不發達賴簽證的難題。換句話說,馬英九此舉,也有「有意為之」的成分在內;第三,北京認為,馬英九為了拖延政治談判,只要北京經濟輸血,也有意借用民進黨的反對,來搪塞北京的壓力,形成了對付北京的「紅臉白臉,渾然天成」的模式,讓北京吃了啞巴虧,還得打腫臉充胖子,如此下去,北京以商圍政的策略效果,將化為烏有。
 
在這種判斷下,北京迅速改變策略,公開批達賴,批民進黨的明招不變,但對馬英九政府的懲處開始有步驟的展開,通航儀式取消、王毅缺席台灣周、聽障奧運開幕式來不了、對台決策智囊說重話,一波接著一波,顯然是要給馬英九顏色看,這對兩岸關係衝擊巨大,北京要求的是馬英九的認錯道歉,並下不為例。由此可見,兩岸的互信基礎仍然薄弱,一方稍有不慎,可能全盤皆輸。
 
基於這次突發風波,兩岸應該冷靜善後,共商雙方可以接受的遊戲規則,把達賴喇嘛訪台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並設定危急時刻的快速溝通渠道,防止未來在某些敏感問題上誤讀誤判。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