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內閣大換血盼提高民意支持度

2009-09-07 09:41: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南韓總統李明博3日對內閣進行較大規模的改組,提名前首爾大學校長、經濟學者鄭燦雲出任新的國務總理,一共撤換了6位部會首長。這是南韓政府的一次大換血,李明博顯然想利用此一舉動來扭轉其趨於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所以在目前面對金融海嘯而內閣未能更有效解決經濟問題時,找了一位經濟學者來擔任總理,有其一定的需要。
 
但理論與實踐往往是兩回事,理論上說得通的,實踐時還不一定行得通。經濟學家不是魔術師,登台表演時可能碰了一鼻子灰也說不定。但不要緊,一切要等實踐之後才能下結論,而李明博之敢於對內閣作大規模的撤換,證明他是一個夠氣魄的總統。
 
今天的世局不斷在變,治理一個國家,以不變應萬變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投入這個千變萬化的漩渦中,以變應變,隨形勢及人心的變而變,在變中推動經濟復甦,在變中度過經濟困難,若達成國計民生的改善,這樣的政府,自然而然獲得民眾的擁護。
 
南韓過去曾是一個軍事獨裁的國家,但在民眾經歷數十年流血奮鬥爭取之下,軍事獨裁者終於知難而退,由金大中當選為總統時起,南韓已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總統是人民投票選出來的,再沒有「槍桿子出政權」那一套了。自此之後,總統是人民的公僕,官僚貪腐現象既不能存在,政府施政無能的情況也不能容許。盧武鉉就因為妻子收了賄款而以跳崖自殺向民眾謝罪。即使最近逝世廣受讚美的金大中,在卸任之後,也曾因貪腐罪遭扣押,其後以某種理由受到寬恕。
 
所以,「權力使人腐化」,是一句異常準確的讖語。以前南韓歷屆政府為什麼腐化,因為他們手裡抓著槍桿子,大權在握,想怎麼做都行,人民是不能反對的。但今天南韓是一個民主國家,誰幹得不好,誰就必須滾蛋。李明博是去年2月上台的,轉眼間5年的任期就要滿了,他不能不為他下一個任期作打算。但更換閣員是否能立竿見影,挽回民心,就看新總理和5位新部長的表現了。
 
李明博能夠當選,是因他擔任首爾市長時成功清理了橫貫首爾市區的清溪川,把一條污濁的臭水溝清理成整潔而現代化的河流,由此大獲民眾稱道,終於在競選中當選為總統。但他當選之後,不但遇到橫掃全球的金融海嘯,還因勝利衝昏頭腦,施政上疏忽大意,批准了讓美國牛肉進口,引發民眾抗議,演化為政治風暴,使他的支持度一下子從52%遽降到20%。這種情況對李明博是很好的警告,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每做一件事,都要以民為先,為人民的利益著想,須知你是人民的公僕,為人民做事,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頤指氣使,變成人民的主人。人民能選你出來當總統,也能罷免你的職位,使你下台!
 
由這次內閣大換血的舉動,也可見到李明博的作風,他是一個戰鬥派,不是妥協派。治亂世須用重典,李明博處於此一非常時期,大刀闊斧換去總理和大批閣員,是否能立見成效尚未可知,但他的膽量和魄力是值得稱讚!
 
北韓的情況與南韓恰成對比,孰優孰劣,人見各異,任由評說。但最近北韓在中國邊境綁架兩名美國女記者,最後逼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訪平壤始肯放人,以及恢復金剛山旅遊和重啟開城工業區等措施,可見製造緊張者,有時也需要緩和。南韓政府乘此機會重整出發,抓對了時機。
 
亞洲民主國家本就不多,真正行民主制而有成功的更少。南韓應該算是民主制相當健全而受到肯定的國家之一。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