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應有積極影響

2009-10-26 10:15: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觀光勝地華欣,23日起先後有一連串高階層會議要召開,東亞地區的國家領導人悉來參與。這項一年一度的盛事,除了和往年一樣是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團結合作的象徵,對推動發展具決定性作用外。今(2009)年更加凸顯亞洲經濟地位強勁,在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不僅可以承受得住經貿困厄的煎熬,把可能出現的損失減到最低。到復甦的苗頭萌生,又有掌握機遇,做促成世界經濟秩序改變的動力。因此,相關各方切莫妄自菲薄,一定要盡全力做好準備,捐棄成見,循整合體系制定的目標前進。
 
東盟今年的領袖會議,和往年的最大不同,是「東盟憲章」已告正式付諸實施,並確定於2015年完成整合,變身為「東方歐盟」。具拘束力的明文憲章,說到就得做到,已非當年鬆散的論壇議題了。因此,與會的10國首長,應該牢記曾在聲明中允諾,將東盟經濟藍圖下各項措施執行到底,做為抵抗經濟危機的基礎,撤除貿易壁壘,反對保護主義。朝歐盟化目標前進,東盟自茲成為法律上的實體,問題多、困難大,但全是本身為在錯綜複雜環境求生存下的選擇,任重道遠。
 
東盟與中國10 +1自由貿易區領袖年會,是連續舉行的另項重要集會。本屆10 +1領袖尤其重要的是,該自貿區建立的所有準備程序和基本協議,都告完成,從明(2010)年1月1日起,東盟─中國10 +1自貿區正式運作。一個有近19億人口、經濟GDP達6兆美元,約占全世界1/9的大型自貿區出現。

90%的貿易產品將實施零關稅,並實質開放服務貿易市場, 投資協議非常完備,無疑是全世界開發中國家首屈一指的區域經濟整合成功模範。所以自貿區領袖今年華欣之會,不僅具高度紀念意義,也將是啟動亞洲經貿大規模發展的開始。相信該自貿區必將順利運作,將東盟經貿帶進世界,將國際資金引來,建就現代化的產業。
 
在華欣連日的亞洲領袖會議中,「東亞高階層會」將是另一個極具前瞻性的集會,也可能對世界經貿發生正面影響。東亞高階層會曾經相當時間醞釀與磨合,始從磋商多年的「東盟─中、日、韓(10+3)自由貿易區,延伸而為「東盟─中、日、韓、印、澳、紐(10+6)自由貿易區」,籌組期間,暫在東亞高階層會議名下運作。

若干年來,由於東盟外的6國各方面差異性太大、歧見也深,所以並不為外界所看好。但是在危機四伏的國際經貿推擠下,16國也有整合的利基,若能以求同存異為基礎,也不是沒有結盟的機會。從2007年1月中旬在東盟宿霧領袖會議上得到籌組10+6自貿區的初步共識,同時16國並簽署了以中國為主要意見的「東亞能源安全宿霧宣言」後。透過逐次亞太領袖會議的接觸與溝通、日本出錢研究10+6自貿區倡議的可行性等,奠下了對話的機會,直到於今。
 
今年的東亞領袖會議前,上任才滿月不久的日本鳩山首相於首次到中國訪問時,曾表達了仿歐盟組成「東亞集團( East Asia Community)」的倡議。中方也有正面回應,並表示相關議題宜納入東亞領袖會議討論。顯然「東亞集團歐盟化」的說法,在本屆東亞領袖會議中會有何發展,勢必引起外界廣泛注意。由於茲事體大,瓜葛廣,相信一時難有定論。10+6自貿區的籌備,添加了新的題目,也可能受到影響。
 
亞洲領袖的年度盛會,在金融海嘯期間受到特別矚目,對可能發生影響的範圍延伸也更廣。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會前曾表示,金融海嘯所發揮的作用,是將世界秩序出現改變所需的時間,縮短大約4至5年。而中國和印度兩大國的經濟自然成長,即使沒有金融海嘯,也會促成世界秩序的改變,東亞地區是兩國的基本地盤,年度高階層會所能發揮的催化作用甚可觀,亞洲人應當仁不讓,一同促成經濟新時代來臨。
 
关键词:整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