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互助共存仍是主旋律
2009-11-02 10:08: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第20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兩國簽署了11項經貿合作協議,並承諾不再出台新的貿易保護措施。此事發生在美國剛剛於幾個星期前頒布對中國輪胎進口實施關稅限制之後,而在兩星期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將首次訪華,這是有一定意義的。由此可見,雙方都在改善關係上作良性的互動,積極促進兩國關係。
中美建交已經30年,看似同床,實則異夢。中美的核心問題是,大家都不確定兩國關係到底指向何方。過去10年中,中美經濟交織緊密,外界看來兩國可謂「利益同床」。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家。而中國是最大債權國。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復甦領域,全球各類議題都要求中美更緊密合作。
全球傳媒界正掀起一場有關中美關係走向的分析熱潮。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推出中美關係封面專題,認為兩國在建交30年後仍存在「戰略上的互不信任」,一旦中美之間的軟硬實力互相較勁有所偏差,新冷戰一觸即發。不過,現階段而言,歐巴馬政府的對華關係較布希時代積極。
中美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迂迴曲折,有起有伏,既有互相鬥爭,也有互相借重的時候。近年來中美關係發展日見穩定,基礎也日益牢固,全因兩國有著共同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中美關係是舉足輕重的雙邊關係,不但關乎雙方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亞洲以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美方希望利用中國的發展獲益,但又不願見到中國迅速崛起,不時找理由為兩國經貿關係架設障礙。但近年中美經貿經濟已步入良性發展階段,雙方召開經濟戰略對話,正好反映了兩國關係平穩向前。
中美互相依存關係首先表現在貿易領域,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迅速發展到2007年的3027億美元。目前,美國是中國第2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第6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則是美國第3大貿易伙伴、第4大出口市場、第2大進口來源地。
兩國互相倚賴的情況,也出現在雙方國內政治社會層面;美國人不滿華人奪去工作機會,卻又難以控制對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需求;中國也離不開美國,因它正是中國強勁經濟增長的外部保障。
在國際政治領域上也然。不僅台灣問題依然是中美關係的關鍵連接點,在朝核、伊核、中東、反恐、能源安全和氣候暖化等世界熱點議題,也越來越需要中美攜手合作處理。這促使中美逐步建立處理危機和預防衝突機制,中美關係邁進一步。
中國是一個從苦難中掙扎崛起的國家,100多年以來,中國受盡列強的侵略,從來不曾侵略任何國家。幸而中國在最後、最黑暗的時刻,能夠及時從錯誤的路線走出來,而中國吃盡苦頭的百姓,懂得珍惜苦盡甘來的機會,群策群力,居然在這次金融海嘯中能獨善其身,創出奇蹟。
世界傳媒正在炒熱G2概念,認為未來世界將由中美兩個大國掌權,似乎中美國力已經均等,這恰恰是個誤會,很可能導致危險的結局。
目前中國經濟仍不到美國的1/3,人均GDP則是美國的1/14,美國國防預算更是中國的6倍。所以在目前階段,中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挑戰美國。
有人認為2012年或會促成中美關係的緊張,因為這一年中國、美國和台灣地區政府都面臨換屆。在轉換領導人的節骨眼上,如果中美關係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誤會,未能及時制止的話,可能釀成巨大的災難!
中美建交已經30年,看似同床,實則異夢。中美的核心問題是,大家都不確定兩國關係到底指向何方。過去10年中,中美經濟交織緊密,外界看來兩國可謂「利益同床」。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家。而中國是最大債權國。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復甦領域,全球各類議題都要求中美更緊密合作。
全球傳媒界正掀起一場有關中美關係走向的分析熱潮。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推出中美關係封面專題,認為兩國在建交30年後仍存在「戰略上的互不信任」,一旦中美之間的軟硬實力互相較勁有所偏差,新冷戰一觸即發。不過,現階段而言,歐巴馬政府的對華關係較布希時代積極。
中美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迂迴曲折,有起有伏,既有互相鬥爭,也有互相借重的時候。近年來中美關係發展日見穩定,基礎也日益牢固,全因兩國有著共同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中美關係是舉足輕重的雙邊關係,不但關乎雙方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亞洲以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美方希望利用中國的發展獲益,但又不願見到中國迅速崛起,不時找理由為兩國經貿關係架設障礙。但近年中美經貿經濟已步入良性發展階段,雙方召開經濟戰略對話,正好反映了兩國關係平穩向前。
中美互相依存關係首先表現在貿易領域,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迅速發展到2007年的3027億美元。目前,美國是中國第2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第6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則是美國第3大貿易伙伴、第4大出口市場、第2大進口來源地。
兩國互相倚賴的情況,也出現在雙方國內政治社會層面;美國人不滿華人奪去工作機會,卻又難以控制對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需求;中國也離不開美國,因它正是中國強勁經濟增長的外部保障。
在國際政治領域上也然。不僅台灣問題依然是中美關係的關鍵連接點,在朝核、伊核、中東、反恐、能源安全和氣候暖化等世界熱點議題,也越來越需要中美攜手合作處理。這促使中美逐步建立處理危機和預防衝突機制,中美關係邁進一步。
中國是一個從苦難中掙扎崛起的國家,100多年以來,中國受盡列強的侵略,從來不曾侵略任何國家。幸而中國在最後、最黑暗的時刻,能夠及時從錯誤的路線走出來,而中國吃盡苦頭的百姓,懂得珍惜苦盡甘來的機會,群策群力,居然在這次金融海嘯中能獨善其身,創出奇蹟。
世界傳媒正在炒熱G2概念,認為未來世界將由中美兩個大國掌權,似乎中美國力已經均等,這恰恰是個誤會,很可能導致危險的結局。
目前中國經濟仍不到美國的1/3,人均GDP則是美國的1/14,美國國防預算更是中國的6倍。所以在目前階段,中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挑戰美國。
有人認為2012年或會促成中美關係的緊張,因為這一年中國、美國和台灣地區政府都面臨換屆。在轉換領導人的節骨眼上,如果中美關係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誤會,未能及時制止的話,可能釀成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