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走訪東亞 中美5議題攤牌

2009-11-12 10:07: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本月13日將前往亞洲,進行他為期9天的東亞外交處女秀。巧的是,他出訪的國家,都出現了一些棘手的症狀。首訪日本,不但要面對鳩山民主黨新政府的「疏離美國」氣氛,還要面對日本民眾反對美軍基地的示威遊行。他必須以委婉和強硬並舉的方式,說服日本朝野維持美日同盟和美日安保條約的基本立場,不然,美國整個亞洲戰略尤其是東亞戰略,將面臨被迫立刻修正的危機。

至於訪韓,當然主題就是如何對付朝核危機,然而此際,南北韓就發生了7年來首次嚴重的軍事衝突,雖然無法斷定這是北韓故意為之,以謀求升高半島的緊張氣氛,扭轉美韓高峰會談的注意力,爭取更多的政治籌碼,但朝這個方向思考,大致沒有錯,歐巴馬如何應對金正日給的下馬威,也是考驗。而到了新加坡參加亞太峰會,歐巴馬自然要面對媒體的轟炸性提問,那就是新加坡李光耀、李顯龍父子提出的,美國要積極介入東亞事務與中國抗衡的議題,這個話題正在海內外發酵,歐巴馬的回應,勢必會影響到美國與中日韓及東盟的關係定位,裡面的陷阱不可謂不深。
 
但是,這次亞洲之行的重中之重,還是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兩次高峰會,一次在亞太峰會,一次在北京。歐巴馬將無法迴避在五個重要戰略議題上與中國作出「交心」或者是「攤牌」。
 
首先當然是美中關係的定位。在總統大選期間,為了與布希作出區隔,同時為了選票,歐巴馬對美中關係持比較強硬的立場。當選後,迫於金融海嘯的壓力等,歐巴馬在美中關係上態度軟化,白宮團隊引進駱家輝、朱棣文等華裔重量級人物,任命共和黨的中國問題專家洪博培擔任駐華大使,更讓人對美中關係產生玫瑰色遐想。但是,隨著中美之間矛盾的呈現,以及美國國內政治迅速回歸到黨派爭端,歐巴馬的中國政策也面臨修正的壓力。因此,他在訪華前為美中關係作出「兩手」定位:既是重要夥伴,也是競爭對手,這是柯林頓政府後期與布希政府早期對華定位的混合。
 
其次是對美中合作範圍的定位,也就是具體落實「重要夥伴」的內容,主要涵蓋三項,環保、刺激經濟復甦,以及強化核不擴散。歐巴馬期待中國在排廢指標上配合,從而能讓下個月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不至於太難看;而在經濟復甦不穩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指望中國繼續推動刺激經濟措施,帶動全球加速脫困,美國還要中國繼續加持美國國債,因為日本在中國減持下,再度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至於朝核危機和伊朗核危機處理,美國更需要中國的支持,至少沈默,才能推動制裁。因此,歐巴馬並不諱言,這些方面美中必須鼎力合作,美國單方面無法達標。
 
再次,是對「重要對手」內涵作出確認,明確對中國要施加壓力的部分,具體而言,在歐胡會中,歐巴馬將嚴厲提出貿易平衡問題,實際上,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已經開打,而歐巴馬面臨國內支持率下降,失業率情況持續嚴重,會毫不猶豫把矛盾轉嫁到北京頭上,華盛頓將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貨,將要求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在這些方面,歐巴馬已經不會含糊,北京將承受重大壓力,回應美國要求建立新的商貿模式。
 
第四,當然是人權問題,歐巴馬雖然會採取與胡錦濤私下直接對話的方式,而不是採取公開談判專案,要求中國讓步的「尊重禮貌」模式,但是,在美國國會民主黨內部的壓力,以及人權團體的施壓下,歐巴馬會提出具體的釋放政治犯要求,並呼籲放寬宗教限制,胡佳、劉曉波等人都會出現在名單上,中方如何回應,會頗費苦心。
 
第五當然是熱門話題,如何建構東亞共同體以及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美國將要求中國不要排除美國在這個區域的影響力,並在美中經貿合作和美中軍事互信的基礎上,在不損害美國戰略利益,其中包括美台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區域整合,北京如何表態,國際間應會相當關注。
 
关键词:中美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