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敬美國前總統卡特的人道義行

2009-11-24 10:41: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前總統卡特伉儷日前抵達泰國,並立即開啟他所倡議的「人道居所(Habitat for Humanity)」運動。卡特和他的義工團隊一行,不遠千里而來,除了在清邁興建82幢住所,還將在5年內為湄公河區域5國5萬戶人家造房舍,以供安居。這種人道關懷的實際行動,超越了迢遙距離、種族藩籬、和國家界線。把人性光輝做了妥善發揮,令人欽敬,尤其值得師法。
 
卡特是美國政壇上知名的「平民總統」,愛好木工,經常用他的技能投入公益活動。即使在政治生涯巔峰的繁忙階段,也會找機會參與義工行列,淡出政壇後尤其選擇人道關懷做生活重心。對於湄公河區域人道居所運動,卡特和他的義工團隊用心規劃而又甚低調。在回答何以做這樣選擇時,一身工人裝束的卡特說,「該地區許多人的生活條件淒慘,我們遂行協助改善家庭居所的機會」。言簡意賅,襯托出慈善事業貴在實行的道理,和時下徒托空言、嘩眾取寵的風氣,有甚大區別。他的人道關懷義行之所以備受國際崇仰,這是主要原因。
 
在清邁工地現場,是另一個使人由衷感動的所在,卡特伉儷和他們的義工團隊數百人、美國駐泰高級使領人員、若干美國企業員工代表、地方人士等不分彼此同為營建趕工。這一批共82幢房屋,是慶賀泰皇蒲美蓬下月82歲嵩壽的獻禮。將對泰皇的頂禮和人道關懷義行相結合,有非同於尋常的意義,無疑為泰美睦誼憑添了佳話。若有心人能細心體察並接受啟迪,醵資營建房舍做為人道關懷的具體表現,對社會安定和諧的貢獻難以估量,卡特義行顯有師法的價值。
 
按照湄公河人道居所運動規劃,下一站將為柬埔寨境內垃圾場附近生活的家庭造住所。許多人家時下住在破板搭成的簡陋棚子,不畏惡臭、不敝風雨、衛生條件極其低劣。原因只有一個,是便於從城內新運到的廢棄品堆裡,翻尋任何尚有一絲價值的東西,轉手換錢買食品。這些家庭的成員,每人每天生活費用都在1美元以下,屬於極度貧窮的可憐人。能夠提供人道居所,只能說是聊盡心意而已,但受納者有屋棲身,想必是覺得恩情如天高地厚了。
 
越南是相關規劃中另一個可以得到人道居所的湄公河流域國家,配給對象是若干住在捕魚船上的漁人家庭。卡特慈善會之所以選擇漁人家庭,是鑑於湄公河上捕魚謀生,世代相傳已歷年所。以往生活單純,水產資源豐富,漁人尚有樂天知命的基本條件。到21世紀來臨,知識掛帥,生活在船上連起碼的文字都無法接觸,遑論及他。加上近年湄公河水產資源漸趨貧乏,捕撈所得和傳統市場都告萎縮,漁人家庭生計艱困。果能得人道居所應援,遷往陸上居住,無論新生代的教育、另覓生計的機會,都相對方便,卡特慈善會安排是周延的。
 
湄公河流域從上游瀾滄江開始,全長4880公里,是亞洲唯一流經6國的國際河流,又有「東方的多瑙河」美稱。但豐富的天然資源,長遠以來都沒有妥善的開發利用,資源多不經意的流失,生態環境受到未經考慮的破壞。所以在外人心目中,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有待於使用現代化的方式經營管理。卡特慈善會更不遺餘力,選擇提供「人道居所」做起步,以提醒區域內國家,激勵貧苦家庭力爭上游。
 
卡特的人道信念是可欽敬的,分屬25國3000位義工的團隊,不辭辛勞踐履人道義行,更是人性光輝的新篇章。而我們尤其盼望的是,5年供應5萬戶人道居所,邁開了當地開發的步子。東盟10+1自貿區負責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畫的機構,隨之快馬加鞭,讓這個地區早日擺脫貧窮環境。
 
 
关键词:卡特人道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