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止痛晶片 手機刷一下就不痛

2009-11-26 10:25: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台北報導】現代人常受背痛困擾,以台大為首的研發團隊,開發「植入式止痛微晶片」,不需電池,只要將晶片植入體內,身體疼痛時,透過傳電器「感應」一下,提供電刺激訊號給脊椎神經,即達止痛療效,對飽受骨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患者是一大福音。
 
台大醫工所教授林啟萬表示,根據健保局94年度資料,下背部疼痛患者的健保給付支出高居健保給付第四位。各醫院疼痛門診常「人滿為患」,才會結合中興、新光醫院、北科大等醫工與電子團隊,實際從白鼠臨床實驗,耗時一年研發植入晶片,證實有止痛效果。
 
林啟萬說,目前治療背痛、三叉神經痛等頑固性的神經疼痛,通常是透過外科手術,把長針刺入人體,進行電療;或以熱凝療法燒斷神經,阻絕疼痛感傳達到腦,「止痛期」約可維持三個月至半年,但常常「治標不治本」,幾個月後神經只要再重新生長、壓迫到其他神經群就會讓病患「痛不欲生」。
 
台大電子所呂學士說,此原理是將晶片植入人體皮下,當病患感覺疼痛時,只需透過RFID無線傳輸技術,將手機大小的「傳電器」像悠遊卡般在體外感應一下,即可刺激訊號至脊椎神經,降低神經傳遞痛覺至大腦,進而達到止痛效果,未來還可結合手機、IPOD傳遞電磁波「止痛」。
 
他表示,「止痛晶片」技術獨步全球,晶片尺寸比米粒還小,植入模組後約十元硬幣大小,而國外技術則是把電池連帶植入體內,尺寸較大、約一片餅乾大小(6X6平方公分),但售價昂貴,約四、五十萬元,使用壽命雖然可達五、六年,卻有漏電過熱危機。
 
林啟萬說,止痛晶片目前已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將進一步在人體臨床試驗後,將售價壓低至十萬元,預計二、三年後可應用在醫療技術上,台大稱此技術就好像「現代『無線』針灸」。
 
关键词:晶片止痛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