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黑龍江100多礦工遇難的省思
2009-11-26 10:25: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華低調恭順,引發中美共管世界的熱議,就在這樣一片中國走向世界頂峰的歡呼聲,黑龍江鶴崗新興煤礦瓦斯爆炸的噩耗就像兜頭一盆冷水,潑在世界的頭上,也潑在海內外華人的頭上,100多名受難者的家屬呼天喊地的悲戚,展現在電視的鏡頭前,讓人心碎,也讓人深思。一個即時的反應就是,溫家寶總理不同意中美兩國帶領世界的說法有道理,至少中國還是有許多內部的問題急需解決,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要從國內的事情做起,要從礦山的安全機制做起。
當然,煤礦瓦斯爆炸,在國外,在西方先進國家也會發生,只責難中國並不公平。但是,必須承認的是,在中國,礦難,尤其是重大礦難事件,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死難者成千上萬,卻始終無法解決,這到底是為了什麼?更為嚴重的是,之前不少礦難是在非法經營的小礦山發生,可以責難貪婪的礦主,責難受賄的監管部門,但這次是國營的大煤礦,數字化管理水平較高,礦難發生,國家責任難以推卸,只求業績,草菅人命的結構性問題昭然若揭。我們當然也要公平肯定,北京在處理類似大災難的時候,進步很大。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第1時間批示,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即時趕到煤礦指揮救難,黑龍江省長栗戰書即時承擔主要責任,總工會立刻撥款100萬救濟受難者家屬,事故責任認定也符合事實,沒有文過飾非,危機處理可算及格。但是,仍然有幾個大問題必須正視。
首先,自然是發展與安全的矛盾,這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上。這個季度,中國發展速度達到10%以上,在世界仍然在走出金融海嘯上掙扎的時候,中國的速度可謂是飛跑了,一枝獨秀讓全球羡慕,但是,一場大礦難,令人震驚,一如省長栗戰書指出的,這是帶血的GDP增長,請問,經濟發展藐視人的生命,這樣的發展目的何在?現在世界都在講綠色GDP,但中國如果還是血腥的紅色GDP,那大國強國的自豪感又何在呢?這個思路不改變,生產安全意識上不來。
其次,災後處理的人性化措施。不錯,現在的中國,大災難發生後,官方媒體能即時報導,指揮救災速度也快,但是,由於地方官員總是想蒙蔽上級,控制遇難者家屬,不讓造成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以至於每次災難,都呈現出家屬與當局的衝突,不像先進國家,一有事情發生,社區支援,各方祈福,共同療傷,人性溫情溫馨成了遇害家屬療傷止痛的良藥。這是中國成長為大國必須學會的功課,而成功必須建立在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對社區的信任,對人與人信任的基礎之上。
第3,權責相副,處理真實的問題,不錯,自山西省長于幼軍(早已下台)類似人禍災難道歉之後,省長主動承擔責任,道歉已經成為慣例,問題是,這樣的道歉不應該只是成為例行公事,或者政治做秀,如果省長真的有問題,那就應該一鞠躬下台,不是轉個圈又高升了,那是愚弄民眾。實際上,民眾要求的不是高官認錯,而是實事求是,讓那個該負責的官員下台,如果是玩忽職守,那就繩之以法,決不寬貸。如果在這樣的國內事務上,各級政府不能成為負責任的政府,那怎麼能期待,在國際上,中國真的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強國?
人們都說,美國無小事,因為它是超級大國,對世界影響巨大,因此,美國國內的一個小事,都會成為全球輿論上的大事。同樣,中國人希望中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享受那樣的尊嚴,那麼,中國就應該有這樣的自覺,所有在國內發生的事情,不要怕被用放大鏡來觀照,大國就是要有勇氣不怕「家醜外揚」,在壓力中完善發展,成為典範。中國的GDP發展,應該是綠色的、人性的、平衡的、完善的,而不是帶著鮮血、哭泣與黑暗。
當然,煤礦瓦斯爆炸,在國外,在西方先進國家也會發生,只責難中國並不公平。但是,必須承認的是,在中國,礦難,尤其是重大礦難事件,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死難者成千上萬,卻始終無法解決,這到底是為了什麼?更為嚴重的是,之前不少礦難是在非法經營的小礦山發生,可以責難貪婪的礦主,責難受賄的監管部門,但這次是國營的大煤礦,數字化管理水平較高,礦難發生,國家責任難以推卸,只求業績,草菅人命的結構性問題昭然若揭。我們當然也要公平肯定,北京在處理類似大災難的時候,進步很大。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第1時間批示,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即時趕到煤礦指揮救難,黑龍江省長栗戰書即時承擔主要責任,總工會立刻撥款100萬救濟受難者家屬,事故責任認定也符合事實,沒有文過飾非,危機處理可算及格。但是,仍然有幾個大問題必須正視。
首先,自然是發展與安全的矛盾,這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上。這個季度,中國發展速度達到10%以上,在世界仍然在走出金融海嘯上掙扎的時候,中國的速度可謂是飛跑了,一枝獨秀讓全球羡慕,但是,一場大礦難,令人震驚,一如省長栗戰書指出的,這是帶血的GDP增長,請問,經濟發展藐視人的生命,這樣的發展目的何在?現在世界都在講綠色GDP,但中國如果還是血腥的紅色GDP,那大國強國的自豪感又何在呢?這個思路不改變,生產安全意識上不來。
其次,災後處理的人性化措施。不錯,現在的中國,大災難發生後,官方媒體能即時報導,指揮救災速度也快,但是,由於地方官員總是想蒙蔽上級,控制遇難者家屬,不讓造成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以至於每次災難,都呈現出家屬與當局的衝突,不像先進國家,一有事情發生,社區支援,各方祈福,共同療傷,人性溫情溫馨成了遇害家屬療傷止痛的良藥。這是中國成長為大國必須學會的功課,而成功必須建立在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對社區的信任,對人與人信任的基礎之上。
第3,權責相副,處理真實的問題,不錯,自山西省長于幼軍(早已下台)類似人禍災難道歉之後,省長主動承擔責任,道歉已經成為慣例,問題是,這樣的道歉不應該只是成為例行公事,或者政治做秀,如果省長真的有問題,那就應該一鞠躬下台,不是轉個圈又高升了,那是愚弄民眾。實際上,民眾要求的不是高官認錯,而是實事求是,讓那個該負責的官員下台,如果是玩忽職守,那就繩之以法,決不寬貸。如果在這樣的國內事務上,各級政府不能成為負責任的政府,那怎麼能期待,在國際上,中國真的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強國?
人們都說,美國無小事,因為它是超級大國,對世界影響巨大,因此,美國國內的一個小事,都會成為全球輿論上的大事。同樣,中國人希望中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享受那樣的尊嚴,那麼,中國就應該有這樣的自覺,所有在國內發生的事情,不要怕被用放大鏡來觀照,大國就是要有勇氣不怕「家醜外揚」,在壓力中完善發展,成為典範。中國的GDP發展,應該是綠色的、人性的、平衡的、完善的,而不是帶著鮮血、哭泣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