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取之有道

2009-12-14 09:31:5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10日到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登台發表領獎感想演說之後,匆匆離去。他這次得獎,頗受各方爭議,有稱之為「戰爭總統」的,指他是發動戰爭國家的總統,卻獲頒和平獎,令人感到諷刺。更湊巧的是他剛於1日宣布增兵阿富汗,10日便到奧斯陸領取和平獎;而不久前的一天,他上午在白宮與幕僚討論是否同意接受諾貝爾和平獎的問題,下午就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增兵阿富汗,故媒體譏之為「上午和平,下午戰爭」的總統。
 
但不論外界如何議論紛紛,歐巴馬10日還是昂首闊步、勇敢地步上奧斯陸諾貝爾頒獎台,接受了和平獎,並發表演講。他承認他的受獎引起很大的爭議,但世界和平奮鬥現在還正在開始。作為美國的三軍統帥,他深知,國家必須為正義而戰。我們必須謹守某些原則,當遭遇到窮凶惡極、不擇手段的敵對陣營時,美國仍必須在戰爭中秉持道德維護者的角色。這顯示他為正義而戰、為維護和平而戰,是一種有為有守的戰略立場,和布希不同。
 
但歐巴馬領獎後,採取低調姿態,沒有參加後續活動,包括由挪威國王哈洛德主持的午宴、11日晚上為他舉行的音樂會、領獎前一天舉行的記者會、接受CNN的專訪等,即晚搭乘空軍1號總統專機離開奧斯陸。
 
歐巴馬在受到各方紛紛議論、批評之下低調接受諾貝爾和平獎是適當的,但翻開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1年以來與世界和平有關的政策和作為,應該可以確定地說,他不是一個好鬥的人,不是美國政府中的鷹派,而是一個處理戰爭問題相當富有理性的總統。首先,他於今年2月便曾致函俄國總統麥維德夫表示,如果俄國願意協助美國阻止伊朗擁有核武長程彈道飛彈的話,美國將放棄在東歐部署新飛彈防禦系統作為交換條件。此一大刀闊斧的建議若成功,不但解除了伊朗核武威脅,也將大大改善了美俄關係,促進了世界和平,進一步避免戰爭。
 
由於美國與蘇聯在1991年達成的限武條約即將屆滿,舊約使雙方核彈已從近萬枚減少到只剩5000枚。在新約尚未開始談判之前,歐巴馬政府已向俄國政府「打招呼」,希望新約能把雙方的核彈頭減少到只剩下1000枚。這可說是歐巴馬「改變」新理念最具雄心的大行動。由此觀之,歐巴馬之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實至名歸,並不是徒具虛名。
 
隨後,歐巴馬又於6月4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了「和解演講」,對穆斯林世界伸出了橄欖枝,他說:「猜忌和對立的惡性循環必須結束了,我來到這裡,便是為了尋求一個美國和穆斯林世界之間的開端。」
 
此外,歐巴馬的眼光也轉向亞洲,投注到崛起的中國身上。他最近的亞洲行,雖然行色匆匆,在許多地方都待不過20幾小時,但在中國卻待了足足三天。由於中國深厚的文化吸引了他,使他在遊萬里長城和明清故宮時,都帶著欣喜雀躍的心情。而中國的崛起,中國經濟的實力,更讓歐巴馬認識到中美發展經貿關係,乃至於共同攜手領導世界,達致和諧、和平的重要性。美國對崛起中國的新認識,乃自歐巴馬始,在布希時代,美國總統目中是沒有中國的。這一新認識,對世界和平帶來正面的影響!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國會作證時提出的美國外交「軟實力」,意味著歐巴馬政府會用「軟實力」全面處理問題,動用在外交上、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法律上以及文化上的手段,在「軟實力」的引導下,使美國外交政策出現與前朝布希總統時代不同的面貌。像這樣以「和平」為基調的外交,誰說歐巴馬獲和平獎沒有道理?
 
关键词:和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