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屬自願 中國拒公開檢驗
2009-12-17 10:21:2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15日舉行部長會議(高階會議),為最後階段的各國元首高峰會鋪路。會議第一天的主要問題,一是美國要求中國自提的減排目標,接受公開的國際標準檢驗,中國峻拒,並拒絕提高減排承諾;二是歐洲繼續批評這全球兩大汙染國減排都欠積極。
經過10天基層作業,處理各種次要問題的草案層出不窮,但18日閉幕迫在眉睫,真正重要的問題仍無著落,包括工業國的減排目標、開發中國家或窮國應該獲得什麼財務或技術援助來減排,以及中國等新興排放大戶要如何讓外界確信他們真的在減排。
中國和美國首席代表謝振華與史登,15日再度舉行一連串會外會,但檢驗問題的僵局仍無突破。熟悉這些會談的亞洲外交官表示,「不受檢驗」是中國畫下的紅線,絕無妥協餘地。中國上月承諾,2020年每單位GDP降低排碳40%至45%。
這承諾表面大方,但中國沒有對整體排放量設定上限,因此中國的經濟如果以目前速率發展,總排放量「不減反增」。
華府歡迎北京的減排聲明,但表示中國應將其承諾載諸國際協定,並開放檢驗,讓國際了解「數字背後的真相」。中國再度強調,減排純屬自願,不接受國際檢驗。針對這項要求,中國副代表于慶泰說,「我們無法同意」。
歐洲15日左右開砲,對美國和中國加強施壓,要求兩國讓步,以便氣候峰會達成一份有意義的協定。
瑞典環保部長卡爾格恩代表歐盟27國表示:「世界上有兩個國家排放量合占全球一半,就是美國和中國。」「我們仍然希望這兩個國家提高減排目標,否則我們將會達不到那個兩度目標。」科學界公認,地球暖化如果超過工業革命以來攝氏兩度,將無異於世界末日。
經過10天基層作業,處理各種次要問題的草案層出不窮,但18日閉幕迫在眉睫,真正重要的問題仍無著落,包括工業國的減排目標、開發中國家或窮國應該獲得什麼財務或技術援助來減排,以及中國等新興排放大戶要如何讓外界確信他們真的在減排。
中國和美國首席代表謝振華與史登,15日再度舉行一連串會外會,但檢驗問題的僵局仍無突破。熟悉這些會談的亞洲外交官表示,「不受檢驗」是中國畫下的紅線,絕無妥協餘地。中國上月承諾,2020年每單位GDP降低排碳40%至45%。
這承諾表面大方,但中國沒有對整體排放量設定上限,因此中國的經濟如果以目前速率發展,總排放量「不減反增」。
華府歡迎北京的減排聲明,但表示中國應將其承諾載諸國際協定,並開放檢驗,讓國際了解「數字背後的真相」。中國再度強調,減排純屬自願,不接受國際檢驗。針對這項要求,中國副代表于慶泰說,「我們無法同意」。
歐洲15日左右開砲,對美國和中國加強施壓,要求兩國讓步,以便氣候峰會達成一份有意義的協定。
瑞典環保部長卡爾格恩代表歐盟27國表示:「世界上有兩個國家排放量合占全球一半,就是美國和中國。」「我們仍然希望這兩個國家提高減排目標,否則我們將會達不到那個兩度目標。」科學界公認,地球暖化如果超過工業革命以來攝氏兩度,將無異於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