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中國堅守減排自主性

2009-12-19 09:51: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央社哥本哈根18日電】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天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強調中國抑制溫室氣體行動的自主性,「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無論這場會議最後如何,都將朝同樣目標前進。
 
雖在程序上堅守,但他也透露,中國實質上可能超前已宣示的減量目標。他並且說「一大綱領,不如一個行動」,應該用行動讓人們看到希望。
 
溫家寶在峰會排定日程最後一天的非正式高層會議上第一個致詞,他先宣揚中國在對抗氣候變遷上的種種努力和成就,然後強調要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京都議定書做為基礎,遵循峇里路線圖(Bali Road Map)。
 
這些現有的國際氣候協定,都指出了已開發國家跟開發中國家的責任和應採取行動有所區別,只有已開發國家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須受國際條約拘束。
 
然而,已開發國家一直想要挑戰這條界線,一方面模糊化富國和新興大國的區別,另方面強化新興大國跟最低度發展或最脆弱國家之間的差異。
 
溫家寶在演講的最後強調,「中國政府確定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
 
他說,中國「不論本次會議達成什麼成果,都將堅定不移地實現甚至超過這個目標而努力」。
 
這個目標,據他在前面重申,也就是2020年時,中國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到45%。他說,這一減排目標,「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保證承諾的執行受到法律和輿論的監督」。
 
峇里路線圖要求開發中國家採取「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並需可量測、可報告、可查證。富國一直要求以國際的機制來進行,指責中國不透明,但中國堅守主權,堅持國內自己做。
 
溫家寶今天也重申了這點,並說中國將改善國內的監測、統計、考核,「改進透明度,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對話與合作」。
 
他並說,中國有13億人口,有1.5億人還在貧窮線下;應對氣候變化,絕不能忽視歷史責任、人均排放和各國發展水平,「絕不能延續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和落後為代價」。
 
 
关键词:自主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