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1贖1殺之間看大國崛起

2009-12-31 10:16: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年前夕,兩條關係到人命生死存亡的中國新聞,引發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也引發一場外交風波,更重要的是,兩條新聞揭示了中國內外政策的重要變化。一條新聞就是經過兩個月的密集談判,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達70天的青島遠洋貨輪德新海號,在中國政府空投400萬美元的贖金後,25名船員全部安全獲釋,可以高興地回家與家人團聚過年;另一條新聞則是,英國人夏克在中國涉及販毒被判死刑,英國政府10次求情未果,按原判決被處死,導致家屬傷心欲絕,英國政府暴怒,中英關係全面緊張。中國政府對這兩個事件當中的生命,採取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模式,正好反應出中國政府內外政策不同的巨大差距。
 
中國政府對25名船員付出400萬美元贖金,平均每人16萬美元,可謂開創了歷史新紀錄,是迄今為止中國為了表達對國民生命重視的最大手筆花費。這一方面表現出中國崛起,成為經濟強國之後,已經有了金錢處理問題的後盾,另一方面,也顯示中國在處理索馬利亞海域海盜劫持船員後的贖金救人政策,是遵循了國際上的共通手法,是向國際社會接軌。試想,如果這個劫持事件發生在中國管轄領域之中,中國政府即使面臨綁匪殺人,也不會低頭認輸。中國的這個贖金救人政策,表面上是讓海盜贏了一仗,但在國際觀感的角度來看,中國卻是打贏了人道主義,善待國民的一大仗,對中國國際威望的提升,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當然,中國也有國際戰略上的意外收穫,那就是向全球展示,中國海軍向遠洋擴張,派出龐大艦艇編隊護航,是具有絕對的重要性和現實需要,並非是借題發揮,展現中國的「軍事肌肉」,令世界不安。當然,支付鉅額贖金救人,對中國來說,也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因為這無疑是向全世界盯著中國錢的歹徒發出了一個信號:綁架中國人,可能是一票新的、有巨利可圖的生意。
 
與中國政府支付鉅額贖金救船員形成鮮明的對照,北京對待在中國犯下販毒重罪的英國公民夏克,則毫不手軟,不管中英關係可能遭遇挫折,無視英國首相和英國政府的多次求情,也不顧罪犯家屬提出的犯人具有精神病前科的申訴,依然按照原判,將其處死。從表面上看,這是中國崛起之後,已經有了大國的意志,不容別國干涉中國的司法主權,將來無論是刑事犯,還是國際社會眼裏的政治犯,中國只要按照自己的法律進行處置,就不會理會外國,尤其是西方大國的「軟硬」干涉,因為中國不怕別國的任何形式「制裁」,這和某些國等「寬容處理」西方國家犯罪人員,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
 
不過,這個處理,還不完全是要向外展現鐵腕,其實也是向內「殺雞儆猴」,因為中國的毒品問題日趨嚴重,正在成為非法輸入和輸出各類毒品的世界大國,不用嚴刑峻法,根本就無法遏止鋌而走險的各式人等。不僅如此,中國也不願意按照西方在司法審判時,幾乎是「縱容」精神病患者的慣例行事,而是堅決進行嚴厲處置。
 
這表明,在對待毒品政策上,中國採取了「新加坡模式」,決不饒恕犯罪者。對西方犯法者尚且如此,對國內犯法者,那就更不容說了。可見,處決夏克,是向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發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硬「信號」。
 
從上述兩例來看,中國正在通過各種事件的處理,向世界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自主的、不容別人指手畫腳的大國,雖然在對待生命價值上,對外對內是有區別的。處死夏克的爭議仍然會持續,但支付鉅額贖金救船員的事件,會帶來相當大的正面效應。中國民眾自然會問:16萬美金可以救1個船員,為何不花錢改善中國大小礦山的安全設施,挽救更多的生命於層出不窮的礦難之中?生命的價值是平等的,船員如此,礦工也是如此。
 
关键词:北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