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泰協會舉辦佛學講座
2010-01-19 11:14:4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記者李永正報導】佛光山泰國協會元月16日恭請佛光山總會永富法師與新任曼谷文教中心監寺覺亞法師演講,眾善信踴躍出席。
下午1時,司儀朱曉薇小姐率先恭請泰國協會余劉素卿會長致詞,她感謝有這麼多信眾出席今天的演講會,這是對本人的極大支持。接著帶領全體會友誦讀佛光信條,並介紹主講人永富法師簡歷──台灣彰化人,民國75年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學歷為:中國佛教研究院專研部畢業、南京大學哲學系佛學研究生、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民國90年榮獲教育部表揚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項、91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獎項、92年內政部全國性社會團體優良工作人員。現任職務佛光山普門寺住持、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團長、國際佛光會亞洲副秘書長、佛光山人間音綠梵樂團副團長。
緣於曼谷文教中心住持妙慎法師,籌備建廟過於勞累,體力不支住院留醫,佛光山總會特派覺亞法師任曼谷文教中心監寺。並升任如愧法師為副住持,協助覺亞法師處理廟務。
恭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余聲清副總會長致詞(中泰文翻譯林蓓鈴),余副總會長於長達45分鐘時間,詳細詮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令全體會友獲益良多。
下午2時15分,恭請來自台灣佛光山總會的永富法師以「認識佛光會」為題,做主軸清晰的精彩演講。這位擅長梵唄唱誦的秘書長,開場便帶領全體與會者唱誦星雲大師的4大要點:1.給人信心。2.給人歡喜。3.給人希望。4.給人方便。接著永富法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佛光會的會歌、信條,暨介紹分布全世界280個分會的現狀。
下午3時45分恭請來自佛光山總會新任曼谷文教中心監寺的覺亞法師以「傳統與現代融和」為題,作精闢演講,表示:佛教的發展自不能一味的保守傳統,雖然佛教的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但傳教的方式可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尤其佛教不但要傳統與現代融和,更要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這是佛光教團推展人間佛教的方向,也是佛教發展的時代趨勢,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然有了具體的成效。總之,無論是傳統佛教或現代佛教,其實都是佛陀的法音宣流,都是要能示教利喜。因此,佛光山的發展或佛光會的成立,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把傳統的佛教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
依據永富法師演講的主題「認識佛光會」。記者於會後採訪4位會友。楊菽萍表示,我從台灣過來,到佛光山泰協會已19年,在佛光山學到不要事事計較,對我家庭影響很大,我的小孩子,從他5、6歲時,就把他們帶到曼谷道場,他們與朋友相處,都以愛為出發點,對朋友很好,也會幫助別人。曹英表示,我們來到曼谷道場有10多年了,我先生(賴英俊)對道場做一點攝影,喜歡拍錄像,盡心盡力,換了好幾台攝像機。黃秀蘭表示,我到佛光山也有10多年了,對我的家庭和睦起到很大作用。另外,佛光山有很多泰國人不懂中文,我幫他們翻譯。
下午1時,司儀朱曉薇小姐率先恭請泰國協會余劉素卿會長致詞,她感謝有這麼多信眾出席今天的演講會,這是對本人的極大支持。接著帶領全體會友誦讀佛光信條,並介紹主講人永富法師簡歷──台灣彰化人,民國75年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學歷為:中國佛教研究院專研部畢業、南京大學哲學系佛學研究生、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民國90年榮獲教育部表揚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項、91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獎項、92年內政部全國性社會團體優良工作人員。現任職務佛光山普門寺住持、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團長、國際佛光會亞洲副秘書長、佛光山人間音綠梵樂團副團長。
緣於曼谷文教中心住持妙慎法師,籌備建廟過於勞累,體力不支住院留醫,佛光山總會特派覺亞法師任曼谷文教中心監寺。並升任如愧法師為副住持,協助覺亞法師處理廟務。
恭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余聲清副總會長致詞(中泰文翻譯林蓓鈴),余副總會長於長達45分鐘時間,詳細詮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令全體會友獲益良多。
下午2時15分,恭請來自台灣佛光山總會的永富法師以「認識佛光會」為題,做主軸清晰的精彩演講。這位擅長梵唄唱誦的秘書長,開場便帶領全體與會者唱誦星雲大師的4大要點:1.給人信心。2.給人歡喜。3.給人希望。4.給人方便。接著永富法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佛光會的會歌、信條,暨介紹分布全世界280個分會的現狀。
下午3時45分恭請來自佛光山總會新任曼谷文教中心監寺的覺亞法師以「傳統與現代融和」為題,作精闢演講,表示:佛教的發展自不能一味的保守傳統,雖然佛教的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但傳教的方式可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尤其佛教不但要傳統與現代融和,更要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這是佛光教團推展人間佛教的方向,也是佛教發展的時代趨勢,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然有了具體的成效。總之,無論是傳統佛教或現代佛教,其實都是佛陀的法音宣流,都是要能示教利喜。因此,佛光山的發展或佛光會的成立,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把傳統的佛教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
依據永富法師演講的主題「認識佛光會」。記者於會後採訪4位會友。楊菽萍表示,我從台灣過來,到佛光山泰協會已19年,在佛光山學到不要事事計較,對我家庭影響很大,我的小孩子,從他5、6歲時,就把他們帶到曼谷道場,他們與朋友相處,都以愛為出發點,對朋友很好,也會幫助別人。曹英表示,我們來到曼谷道場有10多年了,我先生(賴英俊)對道場做一點攝影,喜歡拍錄像,盡心盡力,換了好幾台攝像機。黃秀蘭表示,我到佛光山也有10多年了,對我的家庭和睦起到很大作用。另外,佛光山有很多泰國人不懂中文,我幫他們翻譯。
关键词: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