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檢察總長陳聰明下台的啟示
2010-01-24 16:44:3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檢察總長陳聰明終於在監察院通過彈劾案後自行辭職,且心有不甘地說,歷史會還他公道。環視台灣政壇在位者,有若陳聰明能藍綠通吃的人物並不多見,彈劾案通過後,還能振振有辭宣稱係受政治迫害而去職,陳聰明的政治地位雖比不上陳水扁,但信口雌黃、顛倒黑白的本事,絕對不下於陳水扁。
陳聰明究竟是何許人?陳聰明是首任有任期保障的檢察總長,原可超然於藍綠之外的政治干預;可惜陳聰明未能體察此一排除政治干擾的設計,依然以檢察職權弄法於藍綠之間。傳聞中的吃案和為特定人士提出非常上訴,有不少就指向係出於陳聰明的傑作。
陳聰明何以捨司法專業,在政權轉移後還敢於操弄檢察職權?可以說台灣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未能感化此輩玩法之徒,不僅是陳聰明,而是台灣司法和檢察制度的專業精神,還未能充分體現出民主化的司法獨立精神,非但受制於政治干擾,且受制於黑金糾纏。
或謂陳聰明長袖善舞,羨煞多少司法界的同人,以為陳聰明不愧為檯面上的人物。原是朝野分明的台灣政壇,陳聰明卻可以行走其間,無分藍綠且涇渭不分。更高明者在於陳聰明的鄉愿哲學,舉之無舉,刺之無刺,同乎流俗,合乎汙世。而這正可說明何以陳水扁會為陳聰明抱不平,且聲明陳聰明不是他的暗樁。曾遭陳文茜奚落「無役不與」;且遭監聽的綠營立委柯建銘也站出來「爆料」支持陳聰明,柯建銘忘了「爆料」內容,竟是身為立委者不避黑金嫌疑為巴紐案通緝犯金紀玖服務,且直接找上檢察總長,陳聰明也樂於服務,既接見律師,又親自回電。
陳聰明身為檢察總長,自上任以來,非但未見有任何整頓檢察官官箴之舉,令人耳目一新;也未見有任何具體改革作為,自也談不上重建檢察系統的權威。這豈是民主社會對檢察總長的期待,又豈是檢察總長所能交代的治理績效。整個檢察體制就在陳聰明的領導下,失去主流社會,特別是藍營選民的信任。上行下效,這只會滋長檢察系統貪贓玩法的不良風氣。
陳聰明所以會有今天,多多少少和台灣政治風氣日趨下流,以及價值觀的扭曲有直接關聯。若非藍綠惡鬥,不肖者均有求於檢察系統「從寬」認定,乃至「吃案」,陳聰明也無從上下其手。有了陳聰明這種類型的檢察總長,惡性循環的結果,自讓不肖者更得意於黑金網絡的利益輸送,蓋有陳聰明的「包庇」和「善後」也。
藍營上台後,馬英九以不介入司法和檢察體系為由,一再表態對陳聰明「無可奈何」,是以法務部長王清峰再怎麼公開喊話要陳聰明自行下台,陳聰明仍可好官我自為之,況且還有特偵組檢察官集體站出來力挺長官。
監察院此趟通過對陳聰明的彈劾案,有人質疑是因藍營敗選後的檢討涉及陳聰明,逼使監察院作出政治考量,在藍營敗選後才見彈劾案成立;但陳聰明單憑在立法院說謊的紀錄,即足以成立彈劾案,因此,不是監察院通過彈劾案有政治考量,而是此前何以未通過彈劾案,不能不讓人遺憾當初是否存在向綠營示好的政治考量。
退一步言,監察院此前未能通過對陳聰明的彈劾案,應是監察委員的政治怠惰,且無視於監察權的行使,和司法權的運作程序完全不同。這是講究官箴而非罪證確鑿的三審定讞。難道身為檢察總長,竟然可以不顧惜身分、立場和時機的敏感,敢於應邀參與名嘴的酒宴、和法務部長連袂參與陳水扁家臣黃芳彥的春酒會,事後既支吾其辭,且意圖掩飾,可謂謊話連篇,監委還可任令陳聰明全身而退?
陳聰明彈劾案的啟示不在此案成立與否,而在台灣社會的價值觀何以讓陳聰明此類人物可以長期逍遙,甚至連馬英九以領導人之尊,也對他也竟至「莫可奈何」!陳聰明案不應該僅止於彈劾,而應立案追查陳聰明歷來辦案,究竟有無涉及不法,加以訴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