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解決貧窮問題置於最優先地位
2010-02-04 15:55:3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全世界40支頂尖足球隊選出的明星球員,應聯合國發展計畫敦邀,分組成聯隊,1月2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反貧窮友誼足球賽」。這些多為泰國足球迷聞名已久的名腳,落力對抗,造成了轟動,並相當程度擴大了反貧窮觀念的傳播。聯合國方面啟動這種方式來宣傳反貧窮,一方面是由於天災人禍不斷,貧窮人數繁衍可觀;另則是貧窮的負面影響難以遏阻,在各地分別釀成不安。顯然反貧窮行動非以多元方式展開,否則後果難以設想。亞洲地區早曾分受警告,若政府與民間再乏積極表現,增長中的貧窮力量,將對發展造成危機,甚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在聯合報發展計畫動員凸顯貧窮危機前數日,知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展開了一次全球性民意調查,做為向世界聽眾服務的項目。結果顯示有71%受調查的人,逕指時下極端貧窮現象,是最大的世界性問題。依次才是環境汙染、食物和能源價漲、恐怖主義、人權議題、惡疾散布、氣候異變、經濟衰退、戰爭。主持這項大規模活動的這家公司世界情勢研究室負責人茅特弗的分析是:金融海嘯年來造成舉世動盪,影響不可謂不大,但一般人仍以為極端貧窮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問題。庶民觀點進入深層,見地精準,自具有不得不信的理由。
基層百姓的類似觀點,也見於東南亞國家,去(2009)年10月印尼大選,頗有政聲的尤多約諾總統當選連任。當時民調對其第六任大總統就職後,最迫切的期盼是在5年任期內,對掃除貧窮和貪腐,得到更巨大的進展。以印尼面臨各種問題甚多,反恐的、經濟的、環保的,相關項目不次為居民帶來困擾或甚至引起社會動盪。尤多約諾過去的表現也不俗,大致能夠維持穩定,所以連任所得到的勝利是壓倒性的。但是,若讓庶民道出心中的話,國家領導人的施政優先順序,還是防窮防貪,果能做到弊絕風清,大家才了無怨懟。所以不願見貧窮,全世界的想法大致一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無比重要。
所謂「貧窮是罪惡的淵藪」,這項由累積經驗產生的箴言,蘊含著社會和諧安定的至理,殷盼社會成員莫為任何因素而陷入貧籍。縱使受不可抗力影響無奈生活失去依憑,也該力爭上游,回歸於小康。在一般情況下,貧、弱、愚、私有環環相扣的效應,所以擺脫貧籍的難度高,非要本身性向堅定和社會扶貧機制完善始能奏效。但是這種考驗一定要克盡全力通過,否則便是個人和社會的負累,若形成群聚,更將演變為國際發展的阻力。非洲亞丁灣海盜猖獗、海地遭逢地震巨災而救援無法暢順展開,多方解讀是由貧窮孽生的叢林法則,造成有形無形的負面力量,若不能從根本清除,秩序無從建立,非惡殆將擴大。貧窮的可怕在此,國際該全面進行解決,也是無可旁貸的責任。
聯合國方面對於貧窮問題的處理,也曾費過不少心力,除了前述敦邀世界級足球巨星組隊對踢,凸顯反貧窮的重要外,21世紀到來前,為勾勒對新世紀的願景,也動員了各方菁英的力量,撰成「千禧年發展目標」。這項取得192個會員國共識簽署完成的目標,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消弭極度貧窮、飢餓」。且信誓旦旦,要在2015年達成,期對全球居民做出貢獻。但是千禧的第一個10年到來,「目標」並不見蹤影,所餘5年光景,能實現的機率不高,恐怕連記得此「目標」的相關人士都不多了。
全球極貧窮的人數有多少,並沒有官方數字可稽。去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總經理在羅馬正式宣布,世界上不能吃飽肚子的人已逾10億,從這個數字推算,應能找出窮人約數。本來消滅貧窮是亙古以來就存在的議題,且極端複雜又「知易行難」,沒人能期待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能如我們所主張,將解決貧窮問題置於優先地位努去做就不錯了。
在聯合報發展計畫動員凸顯貧窮危機前數日,知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展開了一次全球性民意調查,做為向世界聽眾服務的項目。結果顯示有71%受調查的人,逕指時下極端貧窮現象,是最大的世界性問題。依次才是環境汙染、食物和能源價漲、恐怖主義、人權議題、惡疾散布、氣候異變、經濟衰退、戰爭。主持這項大規模活動的這家公司世界情勢研究室負責人茅特弗的分析是:金融海嘯年來造成舉世動盪,影響不可謂不大,但一般人仍以為極端貧窮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問題。庶民觀點進入深層,見地精準,自具有不得不信的理由。
基層百姓的類似觀點,也見於東南亞國家,去(2009)年10月印尼大選,頗有政聲的尤多約諾總統當選連任。當時民調對其第六任大總統就職後,最迫切的期盼是在5年任期內,對掃除貧窮和貪腐,得到更巨大的進展。以印尼面臨各種問題甚多,反恐的、經濟的、環保的,相關項目不次為居民帶來困擾或甚至引起社會動盪。尤多約諾過去的表現也不俗,大致能夠維持穩定,所以連任所得到的勝利是壓倒性的。但是,若讓庶民道出心中的話,國家領導人的施政優先順序,還是防窮防貪,果能做到弊絕風清,大家才了無怨懟。所以不願見貧窮,全世界的想法大致一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無比重要。
所謂「貧窮是罪惡的淵藪」,這項由累積經驗產生的箴言,蘊含著社會和諧安定的至理,殷盼社會成員莫為任何因素而陷入貧籍。縱使受不可抗力影響無奈生活失去依憑,也該力爭上游,回歸於小康。在一般情況下,貧、弱、愚、私有環環相扣的效應,所以擺脫貧籍的難度高,非要本身性向堅定和社會扶貧機制完善始能奏效。但是這種考驗一定要克盡全力通過,否則便是個人和社會的負累,若形成群聚,更將演變為國際發展的阻力。非洲亞丁灣海盜猖獗、海地遭逢地震巨災而救援無法暢順展開,多方解讀是由貧窮孽生的叢林法則,造成有形無形的負面力量,若不能從根本清除,秩序無從建立,非惡殆將擴大。貧窮的可怕在此,國際該全面進行解決,也是無可旁貸的責任。
聯合國方面對於貧窮問題的處理,也曾費過不少心力,除了前述敦邀世界級足球巨星組隊對踢,凸顯反貧窮的重要外,21世紀到來前,為勾勒對新世紀的願景,也動員了各方菁英的力量,撰成「千禧年發展目標」。這項取得192個會員國共識簽署完成的目標,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消弭極度貧窮、飢餓」。且信誓旦旦,要在2015年達成,期對全球居民做出貢獻。但是千禧的第一個10年到來,「目標」並不見蹤影,所餘5年光景,能實現的機率不高,恐怕連記得此「目標」的相關人士都不多了。
全球極貧窮的人數有多少,並沒有官方數字可稽。去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總經理在羅馬正式宣布,世界上不能吃飽肚子的人已逾10億,從這個數字推算,應能找出窮人約數。本來消滅貧窮是亙古以來就存在的議題,且極端複雜又「知易行難」,沒人能期待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能如我們所主張,將解決貧窮問題置於優先地位努去做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