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將建新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

2010-02-06 10:39:0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貿易當局日前表示,鑑於對外貿易衰退現象明顯、失業率偏高,該機構正盡力爭取持疑慮態度的國民,支持可促進輸出、並創造就業機會的一項新的區域貿易協定,以挽回失衡問題。一個暫時名為「泛太平洋夥伴」組織,將由7國擔任創議集團,籌建成具「高水準、根基博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來達成各方的共同目的。美方的說法,自然有理,只是從客觀立場看,由美國所主導的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是一種積極的表態方式,還有其他要解決的事要處理。而新的自貿協定既在亞太地區,東盟成員也有若干國家可能參與活動,大家對於據說3月間即將召開首個回合磋商的泛太平夥伴自貿協定,其未來發展 自然應該重視。
 
列入新亞太貿易協定創議集團名單的7國,是澳洲,汶萊、智利、紐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據說還有更多國家,如加拿大、日本、墨西哥、韓國、馬來西亞或印尼,可能於下一批入夥。這是歐巴馬政府在貿易領域內首個有關的重要創議,其成員分屬於美亞兩洲,橫越太平洋。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單一經濟體、澳紐等組織,都有國家加入。跨洲、越洋、包羅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在當今逾百個已建成運作或正在創議磋商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中,都屬罕見。所謂高水準、根基博大的條件是具備的,縱使在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貿易額等方面,不如歐盟、北美自貿區、東盟──中國10+1自貿區。但這般創議如順利推動,對政績備受批評的歐巴馬政府,似可充當一項可提告的表現,聊勝於無。
 
創議區域經濟整合,無論其屬於雙邊或多邊性,都有相當的難度,最後功敗垂成或甚至不知所終者,可謂比比皆是。由美國推動,澳紐等應聲附和的泛太夥伴自貿組織創議,當然不至於發生窒礙難行問題。不過美方承擔幕僚作業的貿易代表機構高級工作人員,於發布美國罕見推動區域經濟整合信息時,同時也表示國內有重重難關要通過,需要執行部門拿出高度智慧、政治藝術來展開周旋。貿易代表把難處說在和外國磋商前,應算是負責的表現。
 
美國推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流程中,強勢的國會和自主性甚高的人民,是頗為難過的關卡。美國前總統布希時代已完成草簽的3項自貿協議:美國與韓國、美國與巴拿馬、美國與哥倫比亞等。到歐巴馬執政逾年,所屬民主黨的國會議員要拿來再做考慮時,竟發現還在擱置,何時才得列入議程還不得而知。另自主性偏高的人民,在由貿易代表機構所做的民意調查結果中,約1/3認為貿易協議對美國不好,逾40%相信類似條約傷及個人財務狀況。在涉及工作機會項目中,僅13%的美國人覺得貿易協議可締造新工作;卻有逾半數美國人感到會丟掉機會。這樣的民意背景,要等選票當選的美國民意代表,如何能在審議自貿協議時鬆手任其通過。因此新的自貿協定縱到列入國會議程階段,在民意拉扯糾纏下,能順利底成的機率還在未定之天。
 
在民意大幅滑落壓力下,歐巴馬上星期開出一張支票:預計未來5年內使美國出口率倍增,因而能使200萬人在美國有新的工作。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已久的美國,歐巴馬的支票,給了大量找不到工作的美國人一線希望。但同時也為他本人和美國外貿機構,加上沉重的負荷,而且要實現目標的基期短,在不穩定的國際市場難度也高。若以倉卒推出的新區域經濟整合創議做為重要工具之一。做一時高調宣傳可,欲從建成展開運作而得到具體收穫,滿足出口增加、工作機會大幅成長則是一廂情願。近年區域經濟整合案例已多,歐巴馬為舒解壓力而新添一個自貿協定,東南亞國家自也樂觀其成,並祝願推展順利。
 
关键词:整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