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軍售的下一步
2010-02-07 12:03: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對台軍售案對中美關係的直接衝擊,目前僅止於中國軍方暫停中美軍事交流和制裁出售軍備的美國企業,至於中美關係是否可能倒退,則要視中美雙方如何善後軍售案。但誰來承擔善後的責任,中美雙方還有一番較勁。美國政府宣布對台軍售,就目前發展態勢看來,絕非美方所說了結小布希政府時代的舊案,而是針對性極強的安排,存在著各種可能的設想。
紐約時報即認為由於近來中國方面太強勢,美國有意藉由對台軍售強勢回應。這是個重要的觀察點。當然也可推論是出於歐巴馬民意支持度持續跌落,對外姿態轉趨強硬,以期有利於提升領導人的聲望。例如美方官員對此向媒體放話:依據台灣關係法,美方應還會陸續批准新的對台軍售案,柴電潛艦和F16C/D型戰機都有可能售台。這就不無玄機。此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公開質疑中國對谷歌的網路攻擊事件,並要求中方作出解釋即是另一種訊號。其他諸如北韓、伊朗的擁核案,全球氣候變遷等議題,中方不盡然同意或支持美國的方案,雙方顯有芥蒂。美國有意藉由對台軍售案給予北京顏色,而且不可能僅止於對台軍售案。
可以預見歐巴馬接見達賴的時機,會是另一波引爆點。若再加上中美經貿摩擦,特別是人民幣的匯率,中美雙方從意識形態、地緣戰略,到經貿、生態領域都隨時會出現新的爭執和利益衝突。中美之間過往的爭執一般都需要很長一段磨合的過程才可能找到妥協的空間,此番對台軍售案能否在短期內化解,對中美領導人都是個重大考驗。
何以北京會在對台軍售的問題上有強烈的反彈,除了出於對領土和主權的堅持外,相信還存在中方質疑美方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正態度。美方不支持陳水扁玩台獨,是擔心引爆中美間的直接衝突;但美方是否真心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則是另一回事。
美方當然會辯解,並未出售潛艦和戰機等具攻擊性的軍備。這是美方的一個迴旋點。而雙方的較勁點也正在此,美方有意傳達未來可以彈性調整對台軍售的內容,也可以隨機選擇接見達賴的時機和場合。是以北京還要看到美方會否陸續出招。北京期待歐巴馬有一個穩定且具一貫性的對外政策或許要落空,甚至要看到各種變數正在形成。
美國對台軍售還有一個重要的視角,即台北的態度。馬英九如何看待對美軍購即值得注意。馬英九通過軍方釋出的訊息是:還想增加對美軍購,潛艦和戰機都是台灣軍方期望獲取的軍備。這就為中美之間的對應加了變數;北京顯然期待進一步拉近兩岸關係,而且要能與中美關係脫鉤,若事與願違,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甚至中美關係就得有所取捨。
對於軍購,馬英九公開宣稱可以增強和對岸打交道的信心,但這只是表面說辭,更多的可能還在下綠營的功夫,即利用軍購表明拒統的態勢,並藉此拉攏美國以期提升台美關係。
北京期待美國國會或台北馬英九政府取消軍售或軍購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歐巴馬接見達賴更是箭在弦上,北京的強烈反應若無法改變現實,等於把難題拋給自己。形勢逼人正是決策者最大的困擾和難題。北京是降溫還是升溫,誰來解套,誰來善後;因軍售案出現的長短期效應,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發展勢頭,這當然不是簡單的較勁,而要能精算戰略利益。美國對台軍售不是第一遭,兩岸發展形勢正方興未艾,這是北京要考量的;此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美台之間的不對稱互動,各有不同槓桿和著力點,三邊領導人無論如何均不能坐視情勢惡化。至少在新春之際,兩岸領導人都有義務讓人民過上一個好年。
紐約時報即認為由於近來中國方面太強勢,美國有意藉由對台軍售強勢回應。這是個重要的觀察點。當然也可推論是出於歐巴馬民意支持度持續跌落,對外姿態轉趨強硬,以期有利於提升領導人的聲望。例如美方官員對此向媒體放話:依據台灣關係法,美方應還會陸續批准新的對台軍售案,柴電潛艦和F16C/D型戰機都有可能售台。這就不無玄機。此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公開質疑中國對谷歌的網路攻擊事件,並要求中方作出解釋即是另一種訊號。其他諸如北韓、伊朗的擁核案,全球氣候變遷等議題,中方不盡然同意或支持美國的方案,雙方顯有芥蒂。美國有意藉由對台軍售案給予北京顏色,而且不可能僅止於對台軍售案。
可以預見歐巴馬接見達賴的時機,會是另一波引爆點。若再加上中美經貿摩擦,特別是人民幣的匯率,中美雙方從意識形態、地緣戰略,到經貿、生態領域都隨時會出現新的爭執和利益衝突。中美之間過往的爭執一般都需要很長一段磨合的過程才可能找到妥協的空間,此番對台軍售案能否在短期內化解,對中美領導人都是個重大考驗。
何以北京會在對台軍售的問題上有強烈的反彈,除了出於對領土和主權的堅持外,相信還存在中方質疑美方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正態度。美方不支持陳水扁玩台獨,是擔心引爆中美間的直接衝突;但美方是否真心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則是另一回事。
美方當然會辯解,並未出售潛艦和戰機等具攻擊性的軍備。這是美方的一個迴旋點。而雙方的較勁點也正在此,美方有意傳達未來可以彈性調整對台軍售的內容,也可以隨機選擇接見達賴的時機和場合。是以北京還要看到美方會否陸續出招。北京期待歐巴馬有一個穩定且具一貫性的對外政策或許要落空,甚至要看到各種變數正在形成。
美國對台軍售還有一個重要的視角,即台北的態度。馬英九如何看待對美軍購即值得注意。馬英九通過軍方釋出的訊息是:還想增加對美軍購,潛艦和戰機都是台灣軍方期望獲取的軍備。這就為中美之間的對應加了變數;北京顯然期待進一步拉近兩岸關係,而且要能與中美關係脫鉤,若事與願違,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甚至中美關係就得有所取捨。
對於軍購,馬英九公開宣稱可以增強和對岸打交道的信心,但這只是表面說辭,更多的可能還在下綠營的功夫,即利用軍購表明拒統的態勢,並藉此拉攏美國以期提升台美關係。
北京期待美國國會或台北馬英九政府取消軍售或軍購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歐巴馬接見達賴更是箭在弦上,北京的強烈反應若無法改變現實,等於把難題拋給自己。形勢逼人正是決策者最大的困擾和難題。北京是降溫還是升溫,誰來解套,誰來善後;因軍售案出現的長短期效應,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發展勢頭,這當然不是簡單的較勁,而要能精算戰略利益。美國對台軍售不是第一遭,兩岸發展形勢正方興未艾,這是北京要考量的;此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美台之間的不對稱互動,各有不同槓桿和著力點,三邊領導人無論如何均不能坐視情勢惡化。至少在新春之際,兩岸領導人都有義務讓人民過上一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