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顏色革命遇挫對美國的啟示
2010-02-11 10:29: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日子真的不好過,可謂任期1年剛過,就內外交困。對內而言,經濟恢復的速度緩慢,與歐盟國家的龐大債務「交相輝映」,極有可能引發第二波的金融海嘯,至於在白宮召開跨黨會議,企圖挽救陷入死胡同的健保改革計畫,也是前途未卜;對外而言,問題更為嚴重,從伊拉克撤軍已成定局,但即使發動對阿富汗神學士武裝的最大進攻,獲勝的機率也是零。而在伊朗,濃縮鈾的提煉加快,美國主導的制裁措施遲遲難以出爐。更為嚴重的是,在東歐「顏色革命」風暴中建立起來的親西方政權,也因為改革無望,走了回頭路,烏克蘭就是一例。
在激烈的總統選舉中,親俄羅斯的前總理亞努柯維奇捲土重來,領先親歐盟美國的現任總理泰莫森科,烏克蘭再度變色已在眼前。美國知道得很清楚,因為經濟不景氣,債台高築,對待在顏色革命中上台的親西方政權,除了在軍事上將其納入北約陣營,甚至鼓勵其參與飛彈防禦系統,在經濟上將其納入歐盟大經濟圈,其他實質的援助已經不多,根本不能像戰後馬歇爾計畫那樣,用美國龐大的資源幫助這些國家重建。因此,「顏色革命」成功的國家,無法利用市場經濟提升國民生活水準,度過制度建設期的陣痛,再加上領袖人物的個人特質瑕疵,導致「顏色革命」敗下陣來。
由此可見,在歐巴馬帶動美軍撤出伊拉克之際,極有可能就是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大潰敗的序幕,這對自由世界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面臨這樣棘手的局面,歐巴馬是否應該思考全面調整美國的全球戰略思路?很清楚,美國在世界上處處碰壁,包括在伊朗問題上的束手無策,在東歐影響力的下挫,不是因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小國家敢於對美國說不,對美國領導的各類制裁毫不在意,而是因為世界經濟的重心已經東移,中國的快速崛起導致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大增,而淪為二流大國的俄羅斯,在經歷了制度轉型的痛苦之後,重新參考中國的發展模式,在政治強人普亭的領導下,重振昔日雄風,對舊蘇聯加盟國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這兩個大國成了小國抗拒美國的最大後台。
除此以外,美國必須看到,在亞洲和東歐國家的所謂制度之爭背後,常常糾纏著民族矛盾和歷史恩怨,烏克蘭就是典型的例子,要解決這樣的民族矛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發展經濟,共同富裕,這一點做不到,各方就會以制度之爭、意識形態之爭的形式,尋找大國的支持和奧援。
由此可見,歐巴馬要改變目前的對外困境,必須放棄「大國角力」的思路,改採「大國合作」的思路,當然,歐巴馬不會輕易放棄「美國第一」,但今天美國的第一,不能靠壓制其他大國,或者遏制其他大國的方法來獲取,相反,應該與大國協商合作,制定共同的遊戲規則,來維持區域的穩定,來維持全球化的健康發展。美國和中俄都不應該挑戰對方的核心利益,更不應該搞「代理戰爭」,或者「代理遏制」。現在伊朗的態度,烏克蘭的轉變,難道不是對美國這個「超級強國」的羞辱嗎?
當然,歐巴馬也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來突圍目前的「內外交困」,那就是採納目前在美國保守派當中人氣最旺的前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裴林所說的,「向伊朗宣戰」,但這絕不應該是歐巴馬的「首選政策」,因為美國無力再開拓一個戰場,相反,華盛頓只要說服中俄,與中俄合作,在制裁伊朗上與美國形成一致,那就能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激烈的總統選舉中,親俄羅斯的前總理亞努柯維奇捲土重來,領先親歐盟美國的現任總理泰莫森科,烏克蘭再度變色已在眼前。美國知道得很清楚,因為經濟不景氣,債台高築,對待在顏色革命中上台的親西方政權,除了在軍事上將其納入北約陣營,甚至鼓勵其參與飛彈防禦系統,在經濟上將其納入歐盟大經濟圈,其他實質的援助已經不多,根本不能像戰後馬歇爾計畫那樣,用美國龐大的資源幫助這些國家重建。因此,「顏色革命」成功的國家,無法利用市場經濟提升國民生活水準,度過制度建設期的陣痛,再加上領袖人物的個人特質瑕疵,導致「顏色革命」敗下陣來。
由此可見,在歐巴馬帶動美軍撤出伊拉克之際,極有可能就是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大潰敗的序幕,這對自由世界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面臨這樣棘手的局面,歐巴馬是否應該思考全面調整美國的全球戰略思路?很清楚,美國在世界上處處碰壁,包括在伊朗問題上的束手無策,在東歐影響力的下挫,不是因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小國家敢於對美國說不,對美國領導的各類制裁毫不在意,而是因為世界經濟的重心已經東移,中國的快速崛起導致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大增,而淪為二流大國的俄羅斯,在經歷了制度轉型的痛苦之後,重新參考中國的發展模式,在政治強人普亭的領導下,重振昔日雄風,對舊蘇聯加盟國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這兩個大國成了小國抗拒美國的最大後台。
除此以外,美國必須看到,在亞洲和東歐國家的所謂制度之爭背後,常常糾纏著民族矛盾和歷史恩怨,烏克蘭就是典型的例子,要解決這樣的民族矛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發展經濟,共同富裕,這一點做不到,各方就會以制度之爭、意識形態之爭的形式,尋找大國的支持和奧援。
由此可見,歐巴馬要改變目前的對外困境,必須放棄「大國角力」的思路,改採「大國合作」的思路,當然,歐巴馬不會輕易放棄「美國第一」,但今天美國的第一,不能靠壓制其他大國,或者遏制其他大國的方法來獲取,相反,應該與大國協商合作,制定共同的遊戲規則,來維持區域的穩定,來維持全球化的健康發展。美國和中俄都不應該挑戰對方的核心利益,更不應該搞「代理戰爭」,或者「代理遏制」。現在伊朗的態度,烏克蘭的轉變,難道不是對美國這個「超級強國」的羞辱嗎?
當然,歐巴馬也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來突圍目前的「內外交困」,那就是採納目前在美國保守派當中人氣最旺的前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裴林所說的,「向伊朗宣戰」,但這絕不應該是歐巴馬的「首選政策」,因為美國無力再開拓一個戰場,相反,華盛頓只要說服中俄,與中俄合作,在制裁伊朗上與美國形成一致,那就能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
关键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