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一代 政治新議題

2010-02-20 10:59:0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香港,年輕的一代,正積極反對興建高鐵,反對監禁劉曉波,他們走出街頭,衝向議會,甚至衝擊中聯辦,引發社會關注,亦引起政府緊張,被稱為80後的一代。同樣地,在兩岸的其他三地,80後的一代,亦成為政治的議題。
 
在美國,80後的一代生於平淡但不平靜的年代,先後有兩伊戰爭、反恐鬥爭,美國的經濟,並未向前衝,反而向下滑,美國的年輕人,逐漸失去自信,亦未找到自我。如是80後的一代,會感到迷惘失落。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經濟日益膨脹,人均生產值一度追上美國,倫敦變成國際的都會,經濟的重心,繁華的象徵,如是80後的一代,會形成物質至上。在亞洲的日本,80後的一代,未成長便面臨經濟的衰退,賺錢難,找工作更難,他們自然變得消極保守。
 
在香港,情況亦未見得太好。80後的一代,出生於經濟衰退的一刻,但不久香港的經濟重新起步,但不若70年代後期的扎實,還帶點輕浮,比英國的膨脹更為誇張,變成一種泡沫,在回歸前夕,炒風最熱,把樓市股市推向不合理的新高,然後泡沫爆破,且爆破的速度,比日本來得更快,如是樓市股市,都出現不合理的新低,由低處爬起,自然升得容易,且升得過急,2008年末,香港再要面對全球性的金融海嘯,但這個海嘯,只從側面吹襲,且有中國大陸在後面支撐,如是到了今天,香港又再次爬起來,但爬得有多快,升得有多高,還是未知之數。所不同的,今後的香港,已難獨自翻身,反而有賴後面靠山。
 
香港能維持過去的光芒嗎?對絕多數的香港年輕人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問號。1997年至2008年的人均生產值,增幅只有1成3;但由1986年至1997年的人均生產值,增幅竟然高達3倍。因此在回歸以前,香港人年年加薪,但回歸以後,一般人的收入,大致上沒有增加,特別是80後的一代,剛出來做事,便面臨經濟倒退,這些青年,占香港人口的1成4,多達接近100萬人,他們一走向社會,便面臨減薪的壓力,且要和中年人士爭職位,就算大學畢業,入職薪金並不比未讀大學的高出多少,而失業率亦高達7.3%,比正常高出5成左右。
 
相對而言,由1997年到2008年為止,香港的總出口,增幅差不多1倍,遊客數字的增幅亦接近2倍。主要原因,完全是大陸因素:是大陸經濟的高速增長,因而轉出口增加,亦是大陸遊客的湧入。因此對80後一代而言,可能會失去自信,甚至自尊。
 
對台灣的80後一代而言,亦面對相當的精神壓力,與大陸的經濟融入,是必然趨勢,但融入以後,台灣會否失去自主呢?還有,台獨分子會利用這種困擾,進行心理攻勢。就算對大陸的80後一代,何嘗沒有經濟負擔,他們上面有兩位父母,4位祖父母與外祖父母,長久而言,會造成撫養比例的失衡,拖慢經濟的增長。還有,民粹主義亦在80後一代增強,對其他三地,又會否出現一種自大的心態呢?因此,大陸經濟上應當著眼於互動、互補、互惠的功能,政治上,亦應當保持相當的開放與包容,使80後一代,變成進一步融合的推動力。
 
关键词:一代政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