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舊怨新仇會否引發一場戰爭

2010-02-25 09:24:4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英國和阿根廷是兩個國境距離極其遙遠的國家,一個在歐洲,一個在南美洲;但在上世紀1982年,兩國卻爆發一場大戰。為了爭奪大西洋南端的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為馬爾維諾斯群島)擁有權,英國戰艦千里迢迢由歐洲開到南美洲與柯根廷戰艦開戰,血戰74天,阿根廷損兵折將約死1000人,最後阿根廷戰敗結束戰爭,福克蘭群島仍屬英國所有,而戰敗的阿軍政府還受到本國司法審判的制裁。
 
這是一場英國與阿根廷的舊怨,如今兩國之間又添了一樁新仇。據地質學家評估,福克蘭群島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其蘊藏量可能多達600億桶。英國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曾於1998年進行探鑽,但當年石油價很低,每桶12美元,因考慮到開發成本高於取得石油的利益,故而中斷開採。現在石油價高,英政府乃單方面批准一家稱為渴望石油公司派出一個稱為「海洋守護者」的鑽油平台,拖運到群島以北100公里處,正式展開鑽探石油的運作了。
 
當年阿根廷因派軍企圖佔領福克蘭群島而致發生戰爭,最後以戰敗告終。但在2009年12月,阿根廷又抨擊英國政府和英國企業,企圖透過開採馬爾維諾斯群島的石油來推動經濟復甦。阿國政府已通過法律宣示此群島為其領土,不容他國侵佔。英國對此提出抗議,石油的鑽探仍繼續進行,阿國則對此不斷提強烈抗議。
 
到底這被英國稱為福克蘭、阿根廷稱為馬爾諾維斯的群島應該是誰的領土呢?在西方殖民戰爭興起之前,這群島應不屬於任何國家,可能是一片生息著少數土著民族的荒蕪之地,殖民戰爭開始之後,先後曾被西班牙、葡萄牙所佔領,而最後的佔領者是英國。
 
福克蘭群島很特別,它雖與阿根廷相接近,但島上居民70%是英裔,是當年英國牧羊人的後代。牧羊業在今天來說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業務,但英國的工業卻是靠羊毛而起家的。當年羊毛工業使英國在全世界賺大錢,一些有權力的貴族為了多設牧場,多養羊隻,多取得羊毛,進行血腥爭奪的「圈地運動」,目的便是為了取得更多的土地來養羊,取得更多的羊毛,開更大的羊毛工廠,賺更多的錢。英國本土地方不夠用,於是牧羊場地發展到海外,印度的喀什米爾是世界出產最好羊毛的地方,就是英國工業家做出來的。福克蘭離英國這麼遠,卻住了那麼多英國人的後裔,相信當年也是為了滿足市場對英國羊毛的需求,乃把大批英國牧羊人移民到福克蘭群島牧羊,以增加英國羊毛的貨源。所以今天會在後來才成立的阿根廷旁邊有了這大部分是英國人而不是阿根廷人的福克蘭群島。
 
28年前,阿根廷軍事政府要用強硬手段把福克蘭群島收納為阿根廷領土,英國首相達徹夫人不同意,認為不但福克蘭在法理上仍屬英國所有,其居民又大部分是英國人,所以必須尊重居民的意願。她的立足點並不純粹宣示領土主權,更著重於政府有保護其人民的意義,所以當年這場戰爭,並不純粹是領土爭奪的戰爭,尊重人文的色彩更濃重。現在福克蘭已獨立為一小國,有自己的政府、鈔賺和郵票。
 
面對英國探油計畫,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已下令所有經阿根廷港口的貨輪、客輪,若欲往福克蘭任何港口,都必須事先申請,獲得批准才可前往,並已派軍艦封鎖了福島通路。英國則派了皇家海軍「約克艦」及1000名軍人和4架戰機,已抵達福島,另一艘則已在途中。但這場戰爭是打不起來的。英國方面,剛從阿富汗撤出,不會在此時另添戰線。阿根廷則軍力不如英國,而目前這位女總統,也沒有當年軍政府那股衝勁和蠻勁。所以英阿有問題,還是由聯合國出面,通過談判解決爭端。
 
关键词:仇會否英阿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