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會中期因素下的攻與防

2010-03-04 10:11:0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京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兩會」,於3日和5日召開。為期近半月的「兩會」期,向來是中國全國最熱烈的政治期,對中國政經生態和社會發展影響越來越大。而年年「兩會」,都由會外散射出的不同熱點,匯聚而成會內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兩會」前活動甚多,官方的座談會接連召開、社會上的民調不斷舉行,結果是熱點滿天紛飛,連溫家寶也是在會前與網友會,討論熱點各類問題。到目前為止,不同的口徑排出一組熱點議題,以民間而論,熱烈關注的包括官員的腐敗、宏調政策的退市、貧富差距的拉大、房價的高漲、教育和醫療的改革等等;以官方努力引導的熱點議題而論,主要是「加快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結構的調整、政府公共服務的改善等等。
 
仔細看看,這些熱點議題中,除宏觀政策的退市與否,是因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來之新議題,其餘熱點,基本上都是老話題,就是中國領導層全力以赴要推出的「落實科學發展」,已經由中共16大後期落實到現在的中共17大後期了。熱點議題都是老話題,一是顯示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長期以來都沒有解決好;一是說明中國的政經發展,處於一個轉折期,舊的未去,新的沒來。
 
也有不同的專家分析,這次北京「兩會」,最突出的是個「變」字。之所以有這種判斷,是有兩種看法,一種還是認定落實科學發展、特別是強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會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戰略性的轉變。另一種就是相信今年經濟關鍵,是政策退市,所以兩會討論退不退,如何退,是焦點議題,也是一個會帶來經濟大變的議題。
 
這些看法都有道理,但不全對。首先科學發展的落實,不似戰略轉變,要變早在中共17大之前就開始變了,現在只是把過去變的,「加快落實」而已,落實的效果,目前也還不能樂觀。
 
至於「政策退市」,當然眾所關注,而且是全球關注,但中國領導層實際已定下策略,是政策基調不變,政策實施隨時可變。這樣一來,也談不上政策的「大變」了。
 
那麼,這次會議的看點,可能還是要看攻防兩字。這次會議,對中國領導層來說,最重要還是要解決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攻與防的問題。
 
為何攻防之術會成焦點?關鍵還在於每一次的兩會,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背景,而現在的中國領導層治政,首重的是時間條理。今年的時間定位在哪裡呢,叫做關鍵的中期年。也就是說,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乃至國務院為代表的政府,都是五年一屆。還有一個中期發展規劃,即「五年規劃」,也是五年一換。
 
現在算起來是,不論是中共黨,還是人大、政協,以及與兩會換屆相應的政府,都到一屆中期,而五年規劃也是在現規劃實施中期和新規劃起草中。今年更特別的是,以胡溫為代表的領導班子,已領政八年,在不連任兩屆的不成文規定下,既是一屆的中期,又是二屆任內的尾期。
 
中期因素的特別之處,就是說要把該辦的事辦完,也要把想做事盡量做到。五年規劃的實施,今年當然是要加緊進行,以免新的規劃出來,老規劃還有一堆沒完成。而屆別內要辦的事自然更多,「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屆領導層施政綱領的核心,要成為一種理論留下,如果沒有實踐成果的配合,當然就成笑談,就好像「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和大型經濟體,無論是執政的共產黨,還是人大、政協乃至政府,任內想辦和該辦的事,那就更多了。
 
关键词:北京中期因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