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化精神經營南洋特產棕櫚油
2010-03-06 13:07:5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加坡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由專業機構調研,目前發布一項對今(2010)年棕櫚油價格的預估,表示將從去年每公噸681美元,漲至850美元,明後年更上看950美元。棕櫚油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南洋國家的特產,長久以來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對經濟也有一定貢獻。於今得專業碉研看好油價有逐年挺升的預估,正當東南亞地區經濟整合完成,正是轉型參與大顯身手的時候。期盼相關各方面能集中全力,將棕櫚油產業賦予現代化經營方式,推升到一個新的地位,使潛力得以充分發揮。
東南亞特產棕櫚油,是世界其他地方少見的一種多用途產業,如果經營者能不斷延伸研發,對於輕工業的貢獻是相當廣泛的。某項產品用途拓展,市場擴大,對國家經濟結構的穩定加強,必有其貢獻。所以國際棕櫚油相關業者,對於這項產業一直相當重視,尤其從2000年到2009年間,全世界對於棕櫚油的需求激增到平均每年220萬公噸時。曾經稱其為「大自然對於世界的餽贈」,國際相關業者關注的程度,由此可見。進入21世紀後,棕櫚油產業於生產國財務的挹注,彰顯甚明。
在國際高油價時代,部分棕櫚油產業轉換成生質燃料,冠以「綠色」稱呼,頗得環保團體和若干歐洲國家欣賞。荷蘭當局甚至以貼補相激勵,促使能源公司設計了只用生質燃油的發電機,備受各方矚目。同時,也由於油價居高不下,全球製造業紛為本身產品尋找替代品,以減低成本負荷。而性質特殊的棕櫚油,在轉換為生質燃料,充當能源重要角色後,其「勢力」又悄然進入多項家用產品中,包括珠光唇膏、嬰兒配方奶粉、洋芋片等,都有棕櫚油替代的成分。南洋特產的發展,似是無可限量,其能為製造業歡迎,自有理由。
但是在棕櫚油朝多元使用方向推展的同時,負面議論也告次第出現。一項接著一項,紛指這項產業的生產過程,已形成為「生態劫難」。各方對棕櫚油需求不斷擴大,導致東南亞雨林大片大片遭清除、棕櫚園過度使用化學肥料、以排乾泥炭濕地和焚燒林木取得土地造成大量碳排放到大氣裡、包括大象、紅猩猩和無數野生生物物種因棲息地遭全面破壞而頻危甚至滅絕。這些生態劫難全是事實,科學家們實地履勘後,把目前還在經營中的棕櫚園,看做是環保夢魘。到聯合國環境計畫調製的2009年報告公諸於世,幾等於認定棕櫚油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印尼迅速成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似有難以承受之重,卻是發展經濟付出的代價。
在蘇格蘭皇家銀行看升棕櫚油價之前,環保團體、棕櫚油生產者、利用棕櫚油的公司,已經聚集在一起,組成「棕櫚油永續發展(RSPO)」的圓桌會議。從客觀立場看,這是1個關鍵性的轉折,也是棕櫚油產業進入現代化經營的起步。棕櫚油將賡續有好價錢,顯示市場基礎穩定,且發展的空間還大,值得投入妥善經營。果爾,透過棕櫚油永續發展組織,來提升棕櫚油產量,並永續利用棕櫚油,顯然是正確又妥善的選擇。
當前的問題是,針對棕櫚油產業的關鍵時機,棕櫚油生產國當局準備採取何種政策,有沒有在促進南洋特產可大可永的態勢下,攜手並肩同奔榮途的打算。棕櫚油農默默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得到的協助不多,應得的報酬受中間剝削的卻不少。當此時際,公權力介入,羅致專業人力資源參與。對這項特產的發展從生產到市場,製定現代化經營規範,尤其要注意顧及生態平衡。這樣做棕櫚油產業才有輝煌前途,否則單看市場價值,成不了大事。
東南亞特產棕櫚油,是世界其他地方少見的一種多用途產業,如果經營者能不斷延伸研發,對於輕工業的貢獻是相當廣泛的。某項產品用途拓展,市場擴大,對國家經濟結構的穩定加強,必有其貢獻。所以國際棕櫚油相關業者,對於這項產業一直相當重視,尤其從2000年到2009年間,全世界對於棕櫚油的需求激增到平均每年220萬公噸時。曾經稱其為「大自然對於世界的餽贈」,國際相關業者關注的程度,由此可見。進入21世紀後,棕櫚油產業於生產國財務的挹注,彰顯甚明。
在國際高油價時代,部分棕櫚油產業轉換成生質燃料,冠以「綠色」稱呼,頗得環保團體和若干歐洲國家欣賞。荷蘭當局甚至以貼補相激勵,促使能源公司設計了只用生質燃油的發電機,備受各方矚目。同時,也由於油價居高不下,全球製造業紛為本身產品尋找替代品,以減低成本負荷。而性質特殊的棕櫚油,在轉換為生質燃料,充當能源重要角色後,其「勢力」又悄然進入多項家用產品中,包括珠光唇膏、嬰兒配方奶粉、洋芋片等,都有棕櫚油替代的成分。南洋特產的發展,似是無可限量,其能為製造業歡迎,自有理由。
但是在棕櫚油朝多元使用方向推展的同時,負面議論也告次第出現。一項接著一項,紛指這項產業的生產過程,已形成為「生態劫難」。各方對棕櫚油需求不斷擴大,導致東南亞雨林大片大片遭清除、棕櫚園過度使用化學肥料、以排乾泥炭濕地和焚燒林木取得土地造成大量碳排放到大氣裡、包括大象、紅猩猩和無數野生生物物種因棲息地遭全面破壞而頻危甚至滅絕。這些生態劫難全是事實,科學家們實地履勘後,把目前還在經營中的棕櫚園,看做是環保夢魘。到聯合國環境計畫調製的2009年報告公諸於世,幾等於認定棕櫚油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印尼迅速成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似有難以承受之重,卻是發展經濟付出的代價。
在蘇格蘭皇家銀行看升棕櫚油價之前,環保團體、棕櫚油生產者、利用棕櫚油的公司,已經聚集在一起,組成「棕櫚油永續發展(RSPO)」的圓桌會議。從客觀立場看,這是1個關鍵性的轉折,也是棕櫚油產業進入現代化經營的起步。棕櫚油將賡續有好價錢,顯示市場基礎穩定,且發展的空間還大,值得投入妥善經營。果爾,透過棕櫚油永續發展組織,來提升棕櫚油產量,並永續利用棕櫚油,顯然是正確又妥善的選擇。
當前的問題是,針對棕櫚油產業的關鍵時機,棕櫚油生產國當局準備採取何種政策,有沒有在促進南洋特產可大可永的態勢下,攜手並肩同奔榮途的打算。棕櫚油農默默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得到的協助不多,應得的報酬受中間剝削的卻不少。當此時際,公權力介入,羅致專業人力資源參與。對這項特產的發展從生產到市場,製定現代化經營規範,尤其要注意顧及生態平衡。這樣做棕櫚油產業才有輝煌前途,否則單看市場價值,成不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