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A:央行賬目宜整合
2010-03-08 12:42:4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國家行政管理學院(NIDA)經濟及金融專家暖提表示,金融機構復興基金(FIDF)債務達到1.3兆銖,政府每年需要分配500-600億銖預算補貼其利息負擔。外匯存底也自之前的300億美元,提高到1,400億美元,考慮到國家每月的進口額度,外匯存底位於非常高的水平,政府應該研究動用部分外匯存底,為國家創造效益。
不過,暖提認為,修改法律,以整合中央銀行的賬目,應該是最後的出路。原因是外資在評估1個國家的實力時,側重於觀察其外匯存底,由於其反映到1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狀況,且外匯存底也用於監管國家貨幣走勢,確保國家競爭能力。
暖提指出,泰國經濟已開始好轉,所以向經濟體系投入資金,帶來的成果會比原先投入的多出幾倍。如果政府能夠妥善處理國家債務負擔,包括基建項目的投資,預期還可以通過投資各個項目,創造收入用於償還負債。另一方面,全球還有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會計系統存在多個賬目,例如英國、印度及新加坡,各國都需要制訂符合該國央行需求的會計系統,不可能各國都一樣。
財經辦事處麾下的宏觀經濟政策辦事處負責人艾尼提透露,整合央行賬目將統一外匯存底系統,不用再分開多個賬目,可能1個賬目存有盈利,但另1個賬目出現虧損。外資在觀察1個國家的外匯存底時,主要考慮該國整體的外匯存底狀況,是否存在盈餘、或赤字。
艾尼提承認,目前泰國的外匯存底增加到1,400億美元,比國家的短期公債高出5倍,一般情況下,外匯存底比短期公債高出1倍已足夠。之前,泰國也曾經出台法例使用外匯存底資金,例如在幾十年前,出台該法使用外匯存底支付戰爭賠款;在比迪雅通出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時,也曾出台該法,使用外匯存底資金支付金融機構復興基金的債務,價值2,000億銖。但是否整合央行賬目,最終仍取決於政府意向。
不過,暖提認為,修改法律,以整合中央銀行的賬目,應該是最後的出路。原因是外資在評估1個國家的實力時,側重於觀察其外匯存底,由於其反映到1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狀況,且外匯存底也用於監管國家貨幣走勢,確保國家競爭能力。
暖提指出,泰國經濟已開始好轉,所以向經濟體系投入資金,帶來的成果會比原先投入的多出幾倍。如果政府能夠妥善處理國家債務負擔,包括基建項目的投資,預期還可以通過投資各個項目,創造收入用於償還負債。另一方面,全球還有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會計系統存在多個賬目,例如英國、印度及新加坡,各國都需要制訂符合該國央行需求的會計系統,不可能各國都一樣。
財經辦事處麾下的宏觀經濟政策辦事處負責人艾尼提透露,整合央行賬目將統一外匯存底系統,不用再分開多個賬目,可能1個賬目存有盈利,但另1個賬目出現虧損。外資在觀察1個國家的外匯存底時,主要考慮該國整體的外匯存底狀況,是否存在盈餘、或赤字。
艾尼提承認,目前泰國的外匯存底增加到1,400億美元,比國家的短期公債高出5倍,一般情況下,外匯存底比短期公債高出1倍已足夠。之前,泰國也曾經出台法例使用外匯存底資金,例如在幾十年前,出台該法使用外匯存底支付戰爭賠款;在比迪雅通出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時,也曾出台該法,使用外匯存底資金支付金融機構復興基金的債務,價值2,000億銖。但是否整合央行賬目,最終仍取決於政府意向。
关键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