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大旱 泰越稻米減產
2010-03-24 11:14: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雲南、廣西等西南各省市遭遇嚴重乾旱,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也頻創歷史最低水位,對視湄公河為「母親河」的越南、泰國等占全球稻米貿易量四成的國家產生重大影響,預料通貨膨脹將緊接到來;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澳洲也受到輕微乾旱影響。
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發源於中國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出境後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以及越南,最後在胡志明市附近匯入南海。湄公河下游流域有超過6000萬人依靠這條亞洲第三大河維生,除緬甸之外,寮國等四國在1995年共組湄公河委員會(MRC),管理農漁業以及洪水治理,同時多次抨擊中國在上游地區建造水電站,導致河流乾枯。
身為世界第二大稻米生產國越南,去年9月以來降雨量大減,位於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是傳統糧倉,現在苦於缺水;越北的紅河三角洲也是河川流量大減,即使農民有水可灌溉,估計水稻產量也減產三分之一。
此景也發生在泰國,湄公河流經泰國境內清萊府某些河段甚至已降至30公分上下,航運基本停擺,水位50年來最低,超過400萬人生活受到影響。
泰國有52府382個區域列為乾旱災區,2萬公頃稻田開始乾裂,總理阿披實特別到旱區省分之一的廊開視察,沒想到卻碰上約200名紅衫軍嗆聲,只停留10分鐘就搭直升機快閃返回曼谷。泰國水利廳表示,水資源已用掉八成四,未來只剩下一成六的灌溉用水,種米農戶已獲官方通知,減少種植高產稻面積。有些農民暫時改行捕魚,希望能度過乾旱。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產國,受到乾旱影響,年產量預計將減少2%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