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中國 挑動中美關係神經
2010-03-24 11:20: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鬧得沸沸揚揚的谷歌(Google)退出中國市場的風波,終於塵埃落定。3月23日,谷歌正式退出中國,登錄谷歌中國搜索網,將會自動轉到谷歌香港網站。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發展兼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發表題為「對待中國的新策略:更新」的文章,指出在谷歌香港網站,谷歌將提供未受審查過濾的中文簡體的搜索結果,這是為中國用戶特別設立的服務。因此,在嚴格意義上說,谷歌並沒有退出中國,而只是退出中國大陸,但仍會留在中國的特區香港提供服務。這倒是一個意外的發展,對谷歌、對中國、對香港都是正面的。因為這說明,香港是嚴格執行一國兩制的地方,香港擁有中國沒有的新聞媒體自由,而谷歌也保留了未來再度進軍中國的前哨陣地。甚至如果香港的谷歌被中國網民廣泛使用,谷歌保留在中國的銷售團隊,還會持續擴大。
圍繞著谷歌退出中國,雙方的「口水戰」、「泥巴戰」越打越烈,一個指責中國政府審查制度違背國際潮流,一個指責谷歌處心積慮要灌輸美國價值觀,建立美國的「思想霸權」與「文化霸權」。除此以外,中國媒體也廣泛報導「谷歌暗通美國情報機構」,以此打擊「谷歌為了捍衛隱私權而不惜犧牲商業利益」的道德形象。
對谷歌而言,在中國的發展雖然不如百度,但是鑑於中國網民的迅速增加,數字龐大,退出中國,商業的損失不言而喻,其股價的下挫就是明證,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裡,谷歌在那斯達克綜合股價指數上,已經蒸發了100多億美元。
對一個上市的商業公司而言,顯然對公司的股東不公平。同樣,也不容否認,谷歌的動作,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和美國國會在中國及全球推廣網路自由的戰略目標則是「不謀而合」。但是,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谷歌今天退出中國,並不等於未來永遠不再進入中國,如果谷歌在短期內再度揮師中國,那麼它的知名度和擴張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1月到3月,谷歌風波延燒兩個多月,其實是一個角力的過程,最後當然是以谷歌的受挫終結。谷歌以一個公司的力量,與一個龐大國家政府的規範角力,本來就沒有任何勝算的可能,事實上谷歌與中國政府也只有接觸了兩次,但最後沒有交集。谷歌的最大問題是,它打出了「道德和價值」原則的牌,但並沒有得到西方其他大公司,包括微軟在內的同聲共氣,雅虎因為在中國的業務已經交給阿里巴巴控制,所以可以表面支持一下。如此一來,谷歌的行為只能變成單一公司的行為,力量就相當薄弱。
對中國而言,谷歌退出並不是問題,但是,北京不願意看到谷歌的退出,激發中國網民對政府監管的不滿,北京也擔心其他西方大公司「有樣學樣」,挑戰中國政府在媒體網路的權威性,同時,因為谷歌是新型高科技產業的巨頭,它的退出會讓人誤解中國的投資環境惡化。但是,谷歌要求的東西,並非是用錢或者用優惠政策可以替代的,而是挑戰到北京無法退讓的底線,再加上中美關係的大環境惡化,北京也只能任其退出。不過,這種遇事就「掰」的模式,也不是北京樂見的。
谷歌正式退出中國,並非表明這場風波已經結束。相反,它的「對待中國的新政策」將會成為一個催化劑,挑動中美關係的神經,影響全球網路監管原則的型塑,擴大谷歌、微軟等巨頭在全球競爭的新領域,甚至衝擊全球化貿易遊戲規則的談判。換句話說,谷歌退出中國,一場好戲才真正開始。
圍繞著谷歌退出中國,雙方的「口水戰」、「泥巴戰」越打越烈,一個指責中國政府審查制度違背國際潮流,一個指責谷歌處心積慮要灌輸美國價值觀,建立美國的「思想霸權」與「文化霸權」。除此以外,中國媒體也廣泛報導「谷歌暗通美國情報機構」,以此打擊「谷歌為了捍衛隱私權而不惜犧牲商業利益」的道德形象。
對谷歌而言,在中國的發展雖然不如百度,但是鑑於中國網民的迅速增加,數字龐大,退出中國,商業的損失不言而喻,其股價的下挫就是明證,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裡,谷歌在那斯達克綜合股價指數上,已經蒸發了100多億美元。
對一個上市的商業公司而言,顯然對公司的股東不公平。同樣,也不容否認,谷歌的動作,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和美國國會在中國及全球推廣網路自由的戰略目標則是「不謀而合」。但是,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谷歌今天退出中國,並不等於未來永遠不再進入中國,如果谷歌在短期內再度揮師中國,那麼它的知名度和擴張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1月到3月,谷歌風波延燒兩個多月,其實是一個角力的過程,最後當然是以谷歌的受挫終結。谷歌以一個公司的力量,與一個龐大國家政府的規範角力,本來就沒有任何勝算的可能,事實上谷歌與中國政府也只有接觸了兩次,但最後沒有交集。谷歌的最大問題是,它打出了「道德和價值」原則的牌,但並沒有得到西方其他大公司,包括微軟在內的同聲共氣,雅虎因為在中國的業務已經交給阿里巴巴控制,所以可以表面支持一下。如此一來,谷歌的行為只能變成單一公司的行為,力量就相當薄弱。
對中國而言,谷歌退出並不是問題,但是,北京不願意看到谷歌的退出,激發中國網民對政府監管的不滿,北京也擔心其他西方大公司「有樣學樣」,挑戰中國政府在媒體網路的權威性,同時,因為谷歌是新型高科技產業的巨頭,它的退出會讓人誤解中國的投資環境惡化。但是,谷歌要求的東西,並非是用錢或者用優惠政策可以替代的,而是挑戰到北京無法退讓的底線,再加上中美關係的大環境惡化,北京也只能任其退出。不過,這種遇事就「掰」的模式,也不是北京樂見的。
谷歌正式退出中國,並非表明這場風波已經結束。相反,它的「對待中國的新政策」將會成為一個催化劑,挑動中美關係的神經,影響全球網路監管原則的型塑,擴大谷歌、微軟等巨頭在全球競爭的新領域,甚至衝擊全球化貿易遊戲規則的談判。換句話說,谷歌退出中國,一場好戲才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