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的營運和保安要符合上海特色
2010-04-02 11:39:3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北京和上海的雙城競爭不斷升高。在北京奧運之後,上海鼓起勁頭,期待在中國舉辦的第一個世博會上,奪回中國第一城的榮譽,也藉此將上海的國際化發展,推上一個新的層次。毫無疑問,在中國,儘管是一個城市主辦國際盛事,但它還是全國的共同大事,中央決策、各地支持、上海執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北京奧運一樣,上海世博會無論在規模和展館的建設水平,到全程觀看的人數,都會開創世博會歷史的新一頁。上海較早估計的參觀人數是7000萬,但目前看來,突破1億也是意料之中,畢竟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這就是優勢。
但是,上海現在面臨的挑戰也很大。首先是當時選址在原有的市中心,以為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城市資源,現在看來,則是考慮不當,因為會給整個城市中樞部分的交通以及民眾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建世博園區拆遷的費用可觀,成本極高,用這筆錢來建設一個未開發區,那麼,世博會的舉辦,足夠給上海帶來新的增長點。當然,現在木已成舟,挑戰來臨,如何有效把世博園區的運作,與城市本來的基本運作合為一體,提高效率,不要太多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要知道,在剛剛舉行冬奧會的溫哥華,兩三個星期的封路等措施,就讓民眾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其次當然是安全問題的挑戰。北京奧運,時間不過一個月,嚴密封鎖型的保安措施,還能容忍,但是,世博會半年多時間,如何保安?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困擾上海執政當局甚巨。
保安的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境內外的恐怖主義勢力,他們會否搞暴力攻擊,搞自殺炸彈攻擊?看看莫斯科,如果在上海發生類似地鐵自殺炸彈攻擊,那衝擊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第二個是政治異議勢力的示威宣傳,比如自由西藏運動、法輪功、民運支持者等在世博園區拉標語,搞「閃電式示威」,執政當局也會視為是面子丟失,臉上無光;第三個是國內的「怨民上訪」,借上海世博的舞台,借媒體的集中報導,提出自己的訴求,申訴自己的冤屈。
這三面的挑戰,可謂防不勝防。但上海更擔心的是,北京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權力中樞,坦克上街、導彈巡弋在某種程度上理所當然,民眾和國際觀感的忍受度強,但上海是國際金融商業高科技產業中心,向來以和平開放著稱,那種鐵桶似的保安措施,既不符合上海的既定形象,也對上海未來的發展相當負面。那到底應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世博會本來就是傳遞全球化的開放融合,上海必須採取外鬆內緊的保安模式,推動全民支持認同的保安模式。在對付恐怖主義可能攻擊方面,與國際社會密切配合,加快並有效處理各種情報,防患於未然,並做好萬一出事的因應措施,其中包括像紐約一樣,通過及時公布事態的方法,讓民眾知情,從而遏制恐慌流言蔓延,造成更大問題,這就是說,以往那種黑箱作業的模式,在面對大規模公共危機的時候,可能要失靈,透明公開反而更能遏制事態惡化。
對付第二種挑戰,可以採取事先與可能肇事的有關組織進行私下談判對話,說明世博會對上海、全國乃至全球的正面意義,讓他們轄制或者說服支持者不要輕舉妄動;至於對付國內的上訪者,則可以闢出特別的地點,聯合中央和各地當局,及時處理各種棘手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總而言之,上海世博會的營運以及保安,要符合上海特色,要以「硬實力」為基礎,以「軟實力」為手段,體現開放開明開通的原則,才能讓上海世博變成世界的盛事,也為上海未來的發展加分!
但是,上海現在面臨的挑戰也很大。首先是當時選址在原有的市中心,以為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城市資源,現在看來,則是考慮不當,因為會給整個城市中樞部分的交通以及民眾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建世博園區拆遷的費用可觀,成本極高,用這筆錢來建設一個未開發區,那麼,世博會的舉辦,足夠給上海帶來新的增長點。當然,現在木已成舟,挑戰來臨,如何有效把世博園區的運作,與城市本來的基本運作合為一體,提高效率,不要太多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要知道,在剛剛舉行冬奧會的溫哥華,兩三個星期的封路等措施,就讓民眾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其次當然是安全問題的挑戰。北京奧運,時間不過一個月,嚴密封鎖型的保安措施,還能容忍,但是,世博會半年多時間,如何保安?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困擾上海執政當局甚巨。
保安的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境內外的恐怖主義勢力,他們會否搞暴力攻擊,搞自殺炸彈攻擊?看看莫斯科,如果在上海發生類似地鐵自殺炸彈攻擊,那衝擊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第二個是政治異議勢力的示威宣傳,比如自由西藏運動、法輪功、民運支持者等在世博園區拉標語,搞「閃電式示威」,執政當局也會視為是面子丟失,臉上無光;第三個是國內的「怨民上訪」,借上海世博的舞台,借媒體的集中報導,提出自己的訴求,申訴自己的冤屈。
這三面的挑戰,可謂防不勝防。但上海更擔心的是,北京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權力中樞,坦克上街、導彈巡弋在某種程度上理所當然,民眾和國際觀感的忍受度強,但上海是國際金融商業高科技產業中心,向來以和平開放著稱,那種鐵桶似的保安措施,既不符合上海的既定形象,也對上海未來的發展相當負面。那到底應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世博會本來就是傳遞全球化的開放融合,上海必須採取外鬆內緊的保安模式,推動全民支持認同的保安模式。在對付恐怖主義可能攻擊方面,與國際社會密切配合,加快並有效處理各種情報,防患於未然,並做好萬一出事的因應措施,其中包括像紐約一樣,通過及時公布事態的方法,讓民眾知情,從而遏制恐慌流言蔓延,造成更大問題,這就是說,以往那種黑箱作業的模式,在面對大規模公共危機的時候,可能要失靈,透明公開反而更能遏制事態惡化。
對付第二種挑戰,可以採取事先與可能肇事的有關組織進行私下談判對話,說明世博會對上海、全國乃至全球的正面意義,讓他們轄制或者說服支持者不要輕舉妄動;至於對付國內的上訪者,則可以闢出特別的地點,聯合中央和各地當局,及時處理各種棘手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總而言之,上海世博會的營運以及保安,要符合上海特色,要以「硬實力」為基礎,以「軟實力」為手段,體現開放開明開通的原則,才能讓上海世博變成世界的盛事,也為上海未來的發展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