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欣宣言:湄公河流域開發的亮點
2010-04-09 11:45:4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南亞湄公河流域遭遇20年來最大規模乾旱,沿河越南等國怪罪中國在上游興建大壩,導致下游缺水乾旱。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四國聯合於1995年成立「湄公河委員會」,乃於4月2日在泰國巴蜀府濱海小城華欣召開會議,共商對付之策,並於4月5日舉行首屆「湄公河峰會」,由四國領袖、高層與會,中國及緬甸則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中方派出的代表有副外長宋濤及農業部水利部官員。
中國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陳明忠在會議中表示,湄公河水量減少和水位下降,主要是地區性乾旱氣候引起的,中國瀾滄江(湄公河上游)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減少沒有影響。
他說,中國在瀾滄江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非但沒有影響,在下游乾旱時還可實現削降補枯功能,為下游抗洪防旱發揮積極作用。他指出,許多瀾滄江大壩只攔水發電,沒有蓄水功能,平時水只在水庫出入,藉以發電。
北京大學東南亞問題專家洪錫鎮表示,中國上游瀾滄江的水量,只佔湄公河總水量的13.5%;寮國境內流入湄公河的支流水量佔37%;其餘的是泰國和緬甸等國的支流水量。所以,「顯然,說中國水壩造成湄公河乾旱是不確切的。枯水位主要還是由於降水量偏少和雨季提早結束所致。」他表示,「解決紛爭的最好辦法是提高透明度,和建立並完善有效的區域合作機制。」
緊接著湄公河委員會國際會議之後,湄公河峰會於4月5日在華欣舉行,並發表了由泰國總理阿披實宣讀的「華欣宣言」。宣言以「滿足需要,保持平衡:面向湄公河流域的可持續開發」為題,承諾要致力於建設「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公正和環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
「滿足需要」與「保持平衡」並提,那就是表示,不能為了一味滿足需要而過度開發,以致失了平衡,但也不可以害怕不良後果而不持續開發,不開發,就不會進步,但在進步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忘記要保持平衡。
「宣言」中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其中包括中國為應對當前地區性乾旱,而對下游國家應急提供兩個水文站旱季水文資料,「宣言」對此表示感謝,並希望這種合作能繼續。
「宣言」認為,由於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開發壓力,湄委會在未來10年將面臨一系列挑戰。「宣言」承諾湄委會將進一步合作,降低這一地區洪水對生命財產帶來損失,減輕乾旱對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更好地把可持續發展和流域水電資源開發結合起來。
湄委會國際會議與湄公河峰會的成就,除消除此一流域地區對其上游瀾滄江擁有國中國的誤會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大家把眼光放遠,看得到湄公河美麗的發展遠景,大家如果把力量團結起來,合力開發這條流經有關國家的河流,最後各有關國家必將由此獲得巨大的利益!
湄公河總長約4880公里,發源於中國青海,流經西藏與雲南,此後成為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邊界,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越南三國,由胡志明市入海。
這是在亞洲與多國有關係的河流,由於各國不同的特色,使這湄公河多姿多彩,但由於多年來未經開發,使人失去了對這一特色流域地區的垂顧。「華欣宣言」使世界眼光集中於此,這使地區的開發成為可能,不但在此流域為生的約6000萬人口將獲益,相信這裡還將吸引更多的人投奔到此,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原素,從而使這個未經裝扮的地區,變成一個現代化的生活處所,它將集中各國文化,表現出來,成為這個地區發展的最大亮點!
中國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陳明忠在會議中表示,湄公河水量減少和水位下降,主要是地區性乾旱氣候引起的,中國瀾滄江(湄公河上游)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減少沒有影響。
他說,中國在瀾滄江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非但沒有影響,在下游乾旱時還可實現削降補枯功能,為下游抗洪防旱發揮積極作用。他指出,許多瀾滄江大壩只攔水發電,沒有蓄水功能,平時水只在水庫出入,藉以發電。
北京大學東南亞問題專家洪錫鎮表示,中國上游瀾滄江的水量,只佔湄公河總水量的13.5%;寮國境內流入湄公河的支流水量佔37%;其餘的是泰國和緬甸等國的支流水量。所以,「顯然,說中國水壩造成湄公河乾旱是不確切的。枯水位主要還是由於降水量偏少和雨季提早結束所致。」他表示,「解決紛爭的最好辦法是提高透明度,和建立並完善有效的區域合作機制。」
緊接著湄公河委員會國際會議之後,湄公河峰會於4月5日在華欣舉行,並發表了由泰國總理阿披實宣讀的「華欣宣言」。宣言以「滿足需要,保持平衡:面向湄公河流域的可持續開發」為題,承諾要致力於建設「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公正和環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
「滿足需要」與「保持平衡」並提,那就是表示,不能為了一味滿足需要而過度開發,以致失了平衡,但也不可以害怕不良後果而不持續開發,不開發,就不會進步,但在進步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忘記要保持平衡。
「宣言」中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其中包括中國為應對當前地區性乾旱,而對下游國家應急提供兩個水文站旱季水文資料,「宣言」對此表示感謝,並希望這種合作能繼續。
「宣言」認為,由於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開發壓力,湄委會在未來10年將面臨一系列挑戰。「宣言」承諾湄委會將進一步合作,降低這一地區洪水對生命財產帶來損失,減輕乾旱對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更好地把可持續發展和流域水電資源開發結合起來。
湄委會國際會議與湄公河峰會的成就,除消除此一流域地區對其上游瀾滄江擁有國中國的誤會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大家把眼光放遠,看得到湄公河美麗的發展遠景,大家如果把力量團結起來,合力開發這條流經有關國家的河流,最後各有關國家必將由此獲得巨大的利益!
湄公河總長約4880公里,發源於中國青海,流經西藏與雲南,此後成為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邊界,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越南三國,由胡志明市入海。
這是在亞洲與多國有關係的河流,由於各國不同的特色,使這湄公河多姿多彩,但由於多年來未經開發,使人失去了對這一特色流域地區的垂顧。「華欣宣言」使世界眼光集中於此,這使地區的開發成為可能,不但在此流域為生的約6000萬人口將獲益,相信這裡還將吸引更多的人投奔到此,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原素,從而使這個未經裝扮的地區,變成一個現代化的生活處所,它將集中各國文化,表現出來,成為這個地區發展的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