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區域經濟整合的考驗與表現

2010-04-11 13:12:4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盟峰會於8-9日在越南舉行,當東盟10國領袖齊聚一堂,共商區域整合大計的時際,東盟已面對全新形勢,並展開了積極成為國際領導組織之一的努力,和以往只是單純國際經貿論壇的鬆散地位,顯然完全不相同了。經歷如此變化,且又能在國際金融海嘯中屹立不搖,東盟集團立定了腳跟,承擔起區域經濟的領袖責任,再不容徘徊瞻顧。因此每一次峰會,每一次國際經貿危機的來臨,都變成內部合作團結的催化力量,大家攜手並肩,奔向東盟的光榮前途。
 
2009年3月1日,國際金融海嘯使全世界經濟陷入危疑震撼最高潮時期,東盟峰會在泰國度假勝地華欣登場。當時正逢劃時代的「東盟憲章」簽署生效,使東盟成為法律上的實體,並朝整合目標邁出大步。在閉幕聲明中,除了敦促國際聯手採取更多行動,以恢復金融穩定和確保金融市場持續運作。並特別指出區域合作領域必須擴大,與會東盟領袖重申執行東盟經濟藍圖下各項措施的承諾,期於原訂2015年前完成經濟整合、以及部分的政治與安全統合的目標能確實實現,以防擁有5億人口的東盟,將來陷入經濟風暴,經不住考驗。這項聲明內容具體,雖事隔經年,使人記憶猶新,對東盟有了實質上變化,也寄予信賴。
 
東盟面臨重大經濟危機,一方面得努力解套求生存;另則要具體履行區域整合的規範,在紊亂中找出發展的商機。而2010年正是多重考驗的關鍵性1年:依東盟藍圖規定,從1月1日起,內部關稅降至零;另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也在1月1日開始,自貿區進入零關稅時代。從重要貨物貿易有關稅保護到壁壘解除,相關方面無疑要承受許多壓力,甚至猶豫抗衡。但是,東盟藍圖堅決反對保護主義,不採取新的壁壘或提高貿易障礙,以建立東盟單一經濟區在國際的信譽。經過一番磨合,無論東盟內部、東盟10+1自貿區的關稅爭議漸趨沉寂。這番衝擊果能順利撫平,是東盟有對重大問題快速適應的能力,也是一種指標。
 
在東盟領袖集會前夕,多項國際統計顯示,關稅壁壘消除的效應出現。2010年前2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較前1年出口暴增80.9%,成長力道遠高於過去幾年水準。其中馬來西亞連續成長3個月,2月出口較1年前勁揚18.4%,達到140億美元。泰國今年前2個月輸出中國的產品,和去年同比增加84.4%,使10+1自貿區的中國縱深腹地,變成泰國出口市場首位。其餘新加坡、印尼等,出口產品莫不激增,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東盟峰會啟幕當天,世界銀行(World Bank)公布了上修東亞開發中國家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資訊。由於出口需求回升、持續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消費快速反彈,使平均成長達7.8%—8.7%。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等,都比原預估的表現好許多。國家年成長率是重大指標之一,將有助於區域經濟復甦。世銀說,東亞地區擺脫全球經濟危機後,變得更加茁壯,即使未來幾年全球經濟走軟,該區域的成長率還是會竄升。這些預估當然會有所憑據,無疑會強化區域對前景的信心。
 
本屆東盟峰會議題範圍也和往常一樣,要討論關於整合、人權、緊急儲備基金之類更大更凌空的問題。但是當歐洲還為各國債務、對場機制和時間點;美國則受失業率偏高、消費信心起伏不定等問題所困擾時,東盟已有形勢大好的事實擺在眼前,公認對領導經濟復甦具相當貢獻,無疑能令人振奮,為峰會增添光彩。只是國際經濟變數多,考驗嚴苛,縱使一時操作尚順暢,也該沉穩收歛,不可得意忘形。
 
关键词:整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