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拓展東盟加一自貿區的市場
2010-04-18 11:29: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日前組團參加在西安舉行的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這是「東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今(2010)年1月1日建成啟動以來,從媒體上見到的首項參展資訊。也是東盟國家積極拓展中國市場的象徵活動,顯示新的自貿區組織形成,雙向接觸已逐步進行中。雖然四國代表團此行經過,外界並沒有完整資料,但「萬里之行始於足下」,對於東盟加一自貿區的縱深腹地積極交流,正是探索真象的開始,東盟國家以往這類活動機會並不多。今後還待一步接著一步,充分認識自由貿易的利弊,掌握區域經濟整合的優勢,提升國家的地位。前途陌生而漫長,卻是脫胎換骨的契機,切莫怠慢輕忽了。
東盟加一自貿區啟動不久,但先後傳出的資訊,大致能令各方感到差強人意,頗不負於對自由貿易的嚮往與期待。據中國商務部說,東盟加一自貿區今年生效後,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稅率,從98%降至0.1%,關稅壁壘消除的效應立即顯現。今年前2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較前1年同期暴增80.9%,成長力道遠高於過去幾年水準。知名的卡西科恩研究中心指出,泰國今年前2個月輸往中國的產品總值達32億美元,和去年同比增加84.4%,中國迅將取代美國成為泰國出口市場的首位。這些紀錄在國際經貿復甦情況還沒有完全明朗下,算得是可觀的,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看來,至少已給予各方起碼的信心。
但是,對於自由貿易協定的本質,並不容易完全認識清楚,東盟加一從醞釀到建成,先後用去10年時間。臨到將啟動前夕,還有重要經濟體攘臂高呼要修改協定某些部分或將若干項目延期實施,形成明顯的「法盲」現象。而一般的執行人員、企業界、既得利益集團等,尤其無法理解,成為進入狀況的重重窒礙。因此我們自始就強調,各方對自貿本質,還是非常陌生。要化解對自貿本質不夠了解的困難,則非從不斷交流,經常接觸不可,東盟四國組團前往西安參加相關活動,是認識自貿協定本質、體察自貿對手的必經之路。當然,範圍還要擴大、層次應該不斷提升,庶可能夠及早收穫。
自由貿易協定是簽署國為撤除彼此貿易障礙、相互開放市場而簽訂的合作協議,主要效益是促進雙方貿易,並藉此吸引非簽署國的投資。實際上又是一場利益分配的競賽,雖可享受開放市場的共同利益,但也會對境內產業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說得更明白一點,東盟國家和其他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不是穩贏不輸,必須在享受對方提供的市場前,也相對開放自身的市場。因此東盟須厘清要的是什麼、能夠讓什麼,才能使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效益極大化。目前東盟加一自貿協定已付諸實施,提要什麼、能讓什麼,為時已晚。但為了讓政府和民間有認識自貿協定本質的機會,還有待於少數「先行者」不憚煩瑣,反覆解說,減少自貿協定實施的負面阻力。
我們也強調,推動自貿協定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對以往成規有相當程度的依賴性,面臨新的重要觀念,難免不由分說就進行抗拒。而推動自貿協定,就是要加速經濟自由化和產業升級,才能在市場開放時享受自由貿易的利益,又不致被更激烈的競爭所擊倒。對於安於故常的社會,開放市場、引進競爭,豈不是難上加難,所以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力量,才走得完自由貿易的道路。
東盟國家派團到中國參展,是發展自由貿易的新行動,參訪的人數雖不多,卻是這方面的先行者,希望能認真體會,累積經驗,勉為自由貿易體制的種籽。
東盟加一自貿區啟動不久,但先後傳出的資訊,大致能令各方感到差強人意,頗不負於對自由貿易的嚮往與期待。據中國商務部說,東盟加一自貿區今年生效後,中國對東盟平均關稅稅率,從98%降至0.1%,關稅壁壘消除的效應立即顯現。今年前2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較前1年同期暴增80.9%,成長力道遠高於過去幾年水準。知名的卡西科恩研究中心指出,泰國今年前2個月輸往中國的產品總值達32億美元,和去年同比增加84.4%,中國迅將取代美國成為泰國出口市場的首位。這些紀錄在國際經貿復甦情況還沒有完全明朗下,算得是可觀的,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看來,至少已給予各方起碼的信心。
但是,對於自由貿易協定的本質,並不容易完全認識清楚,東盟加一從醞釀到建成,先後用去10年時間。臨到將啟動前夕,還有重要經濟體攘臂高呼要修改協定某些部分或將若干項目延期實施,形成明顯的「法盲」現象。而一般的執行人員、企業界、既得利益集團等,尤其無法理解,成為進入狀況的重重窒礙。因此我們自始就強調,各方對自貿本質,還是非常陌生。要化解對自貿本質不夠了解的困難,則非從不斷交流,經常接觸不可,東盟四國組團前往西安參加相關活動,是認識自貿協定本質、體察自貿對手的必經之路。當然,範圍還要擴大、層次應該不斷提升,庶可能夠及早收穫。
自由貿易協定是簽署國為撤除彼此貿易障礙、相互開放市場而簽訂的合作協議,主要效益是促進雙方貿易,並藉此吸引非簽署國的投資。實際上又是一場利益分配的競賽,雖可享受開放市場的共同利益,但也會對境內產業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說得更明白一點,東盟國家和其他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不是穩贏不輸,必須在享受對方提供的市場前,也相對開放自身的市場。因此東盟須厘清要的是什麼、能夠讓什麼,才能使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效益極大化。目前東盟加一自貿協定已付諸實施,提要什麼、能讓什麼,為時已晚。但為了讓政府和民間有認識自貿協定本質的機會,還有待於少數「先行者」不憚煩瑣,反覆解說,減少自貿協定實施的負面阻力。
我們也強調,推動自貿協定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對以往成規有相當程度的依賴性,面臨新的重要觀念,難免不由分說就進行抗拒。而推動自貿協定,就是要加速經濟自由化和產業升級,才能在市場開放時享受自由貿易的利益,又不致被更激烈的競爭所擊倒。對於安於故常的社會,開放市場、引進競爭,豈不是難上加難,所以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力量,才走得完自由貿易的道路。
東盟國家派團到中國參展,是發展自由貿易的新行動,參訪的人數雖不多,卻是這方面的先行者,希望能認真體會,累積經驗,勉為自由貿易體制的種籽。
关键词: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