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火山灰能否淡化俄波歷史仇怨

2010-04-23 10:55:0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天下事真有這麼湊巧的,正當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因飛機失事逝世舉行葬禮的這一天(4月18日),恰遇歐洲大部分地區因冰島火山噴發,導致火山灰佈滿天空最嚴重的時候,各國航機多實行停飛,結果預定要到波蘭參加卡欽斯基總統葬禮的世界各國政要,如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王儲查理王子、法國總統沙克吉、德國總理梅克爾等都宣告缺席,剩下一個不怕火山灰冒險飛抵波蘭的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因為他是唯一到場致祭的國家元首,不但顯得特別突出,也令波蘭朝野人士感動,由此不免令人連想到,俄波之間的歷史恩怨是否將會化解,並由此重組歐洲各國之間的勢力板塊,推動全球性政局的改變?
 
俄羅斯和波蘭關係原應該很密切的,兩國不但同為斯拉夫族,國界毗連,人民的宗教信仰也相同,但俄羅斯強大,波蘭弱小,波蘭歷史上經歷兩次亡國,都與俄羅斯有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俄國由沙皇統治時代,波蘭早被俄羅斯侵佔作為殖民地。到一次大戰爆發,俄國發生「10月革命」,波蘭乘機復國,宣布獨立。但俄國變成蘇聯之後,仍然沒有一天不覬覦著波蘭。二次大戰前夕,史達林與希特勒簽了合作密約,共同分割波蘭,在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蘇軍也同時攻入波蘭東部,結果蘇德分佔波蘭東西部領土,將波蘭瓜分了。
 
但史達林佔領波蘭,用的是與波蘭合作抵抗德國法西斯的說詞,所以把佔領說成「解放」,與波蘭人合作抗德,因此當時也就有許多波蘭抗德將官出入於波蘭和俄羅斯國境。但史達林對波蘭抗德將官是不放心的,認為他們可能成為西方國家潛入蘇聯心臟的一顆定時炸彈,務須除之而後快,於是找了一個藉口,把2萬多名波蘭將官聚集到俄境摩梭斯克的卡廷森林,集體進行屠殺,2萬多屍體就埋葬在森林的樹木底下。後來納粹軍隊打入蘇聯,發現這場屠殺,向世界公開,但世人都不相信,認為是納粹誣陷史達林的手段,目的在抹黑蘇軍,破壞同盟國的團結。此事直到哥巴徹夫主政之後,才將密件公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歐國家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波蘭也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被籠罩在蘇聯社會主義陣容統治之下,形如附庸國或殖民地。但波蘭是第一個反對共產黨統制的國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其工人便已成立了團結工會,與共產黨領導的工會分庭抗禮。到蘇聯解體之後,波蘭即迅速投向西方懷抱,參加歐盟,加入北約,派軍到阿富汗,甚至要求美國把防禦飛彈系統設在其境內。這些事情,莫斯科感到如芒在背,非常不舒服。
 
但這次波蘭總統為出席「卡廷慘案」70周年紀念,所乘專機在俄境摩梭斯克上空失事墜毀,俄總統麥維德夫當即以第一時間下令,成立由總理普亭負責的政府事故調查委員會,緊急展開工作。普亭當天傍晚趕到事發地點查看情況,並向遇難者下跪獻鮮花。俄羅斯除對遇難者家屬給予種種便利和進行慰唁外,並宣布12日為俄羅斯全國哀悼日,哀悼波蘭總統和波蘭友人的傷逝。俄總統麥維德夫表示,通過這次發生的悲劇,希望能夠拉近俄波關係的距離,並表示俄國對卡廷慘案抱歉的立場沒有改變。波蘭人中也有認為兩國歷史上雖存在許多悲劇,但希望通過這次事件成為拉近國與國關係的契機。
 
俄國與波蘭關係雖有改善的可能性,但要克服歷史存在的許多分歧,還需要雙方付出更多艱苦的努力,例如波蘭希望美國在本土部署飛彈防禦系統,在俄國看來,那就威脅到它的安全,還有雙方在許多國際事務上看法也有很大的差異,要化解仇怨,達成真誠的合作關係,談何容易。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