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考驗上海 也考驗國際傳媒的報導

2010-05-03 12:37:1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上海世博會已拉開序幕,中國再次進入世界輿論的中心視野,褒貶自然隨之而來。作為主辦城市,或者說主辦國,自然要以平常心對待,從善如流。沒有人否認,今天任何一個世界盛事,尤其是西方國家、發達國家已經有點「理所當然,熟視無睹」的活動,只要中國接手一辦,就能辦成新的「歷史紀錄」,就能辦成「萬人爭睹」,就能辦成「活色生香」。這當然是好事,也體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世界只要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總能給世界一個驚喜。
 
中國何以有這樣「點石成金」的能耐?那也很簡單,今天的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正在經濟上突飛猛進,有這樣的能力把奧運、世博做成世界最大的規模;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中心,因此也能吸引各國來共襄盛舉,因為中國就是「機遇」的代名詞;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內需的部分就能讓世博這樣的嘉年華會在效益上有所回收。不少中國民眾批評,政府為何花費4000多億的資金舉辦一場「秀」,而不把資金投入社會更需要的地方去,其實不然,「奧運」或者「世博」秀,並非是一場政治秀,而是一次精心策畫的商業大公關,一次投入巨大收穫也巨大的「買賣」,實際效益之外,還有周邊效益、長遠效益。當然,既然是買賣,辦得不好,可能也要賠本,這是主辦方需要謹慎對待的。
 
可以這樣說,上海世博是中國政府自北京奧運之後,又一次全力打造的中國崛起里程碑。但是,世博與奧運不同,北京與上海不同。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尤其是中國民眾,看到了這樣的不同,或者說積極總結了北京奧運的經驗,不再積極要求各國元首到中國參加世博的開幕式,並將其視為是對中國的表態,來者是朋友,不來者就是「敵人」(?),網民共討之,這次世博開幕式,在某種程度上說,北京相當克制,儘量婉拒政客來訪。如今,在上海開幕式上登台亮相的唯一大明星,就是法國總統沙克吉,人們都在津津樂道他在北京奧運開幕式前後的「政治表演」,贊許他對中國「拿捏」的高手段,但憑心而論,上海與世博會的舞台,就是需要沙克吉這樣的「花都」政客,以及他的模特兒夫人,來撐台唱戲。
 
上海世博的盛大舉行,既顯示了世界經濟東移的事實,也顯示了上海正式與東京、紐約、倫敦等世界中心城市並駕齊驅,上海成了全球的「文化時尚景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面臨安全以及維持都市正常運營的棘手挑戰之外,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質將受到全球輿論的挑剔。從試運營的角度來看,問題仍然很多。比如等待排隊的耐心,保護世博園區衛生環境,遵守參觀規則等等,這些方面,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質與東京、巴黎等地相比,是否有待提升,就是對上海的考驗。換句話說,上海能否在「軟實力」上,比北京奧運再上一個檔次、一個層次,可能就是上海市政府和市民在聚焦安全之外而忽視的一個環節。
 
安全當然是上海世博主辦當局的重中之重。但是,既然要與世界接軌,既然是全球化的一環,上海世博在注重安全的時候,也要調整心態,認識到全球化的盛事,出一點意外,是情有可原的,這就是平常心。海外輿論在關注上海世博的時候,也不要將一點小事擴大化,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對上海不公平,對世博也不公平。事實上,為期六個月的世博,對大上海是嚴峻的考驗,也是國際輿論對中國報導與評論,又一次嚴峻的考驗。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